浅析网络语言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1

浅析网络语言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1

ID:26578646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7

浅析网络语言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1_第1页
浅析网络语言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1_第2页
浅析网络语言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1_第3页
浅析网络语言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1_第4页
浅析网络语言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1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网络语言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网络语言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1ok3M或PLMM,指的是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或漂亮妹妹;“FB”:腐败,指聚会+吃饭+活动。(2)英语缩略语。如“BB”:宝贝,情人,孩子,ByeBye,看具体使用英文缩略;“FT”:Faint,晕倒的意思,也叫分特,表示惊讶、不可理解、不可置信等意思。(二)网络语言的特点1、不稳定性。网络语言既受网络技术发展影响,又受青年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与流行文化有密切联系,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青年心理的变化以及流行文化的变迁,网络语言也在不断变化,旧的词语不断被淘汰,而新的词语又以极快的速度被创造出来并得以流行,呈现出鲜明的多变性。2006年5月,首个《中

2、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网络用语的排名,显示一些曾被各种媒体及研究文献反复引用的、代表经典网络语言的词汇,如“大虾(大侠)、菜鸟(新手)、94(就是)”等使用频率均没有超过0.2%。以前说美眉,现在就说MM了。2、创造性。网络语言更新速度很快,新鲜[1][2][3][4]下一页ok3m/MM:妹妹、美眉,表示年轻女性;楼上楼下:帖子中的上下部分,为了叙述方便。另外一个相关词是楼主,指发起该主题的人。顶楼,指第一个贴。(二)个体原因l、情感宣泄。网络语言常常用异化的、情绪化的语言来宣泄某种平日里不能或不敢表达的情感。比如,用那些隐晦的数字表达出别样的感情,770(亲亲你),1314520(

3、一生一世我爱你)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不好意思用语言直接表达的思想感情,既简洁实用,又显得幽默含蓄。又如把“东西”称为“东东”的“童语现象”,很难想象会在网络以外的任何交流环境中出现。这说明在现今这个高压力快节奏社会里,人们对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向往。而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这样的情绪无异于向竞争对手、向社会示弱,所以在网上这个虚拟社会中,没有人知道你的性别和年龄,没有人与你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竞争,网络便成了宣泄感情、显示“本我”的最佳地点。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就此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现代社会人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理解,网络成了情感宣泄窗口。由于网络具有隐蔽性

4、,在网上聊天的人更容易将平时鲜有机会表露的“本我”显示出来。2、张扬个性。网络语言在另一方面常常视传统语法于不顾,表现出完全的随心所欲来。例如,网上常常将“给你打电话”说成“电话你”,甚至连“气死我了”也说成“气死我乐”这种经常出现的反常搭配,都是从常用词下一页语中翻出新意,网络语言显得越来越随意,越来越讲究冲破束缚。青年人标新立异和叛逆的精神跃然纸上,折射出他们渴望被社会注意、理解和认同的迫切心情,着意与传统文化的含蓄、严谨和精致相疏离且乐此不疲,希望成为具有社会话语权力的主体的积极努力,愿意直接表达对社会和生活的理解和批评的率真性情。“因此,他们常以出格的表达来达到一种放松,并企望

5、以此体验一种快意。言辞的出轨、观念的冒险,是青年人经常采用的一种炫耀性的社会互动行为。”三、网络语言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青年人的网络语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话语之间已经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如果不进行有效沟通完全有可能在我们教育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形成交流的障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直面网络语言的挑战,并积极汲取网络语言的“话语优势”,积极利用网络语言开展工作,方能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进青年人的心灵世界。(一)走进网络生活、了解具体情况网络化生存方式对当代青年人的自由反叛意识进行了极度的释放,但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有其独特魅力的,因为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是

6、感性而不是理性。即使是虚幻的空间中,人的社会性被大大淡化,但人对美好心灵、美丽人生的追求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在网络空间中人的社会性约束的淡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无法再向人灌输抽象的概念、空洞的戒律、虚假的道理。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会产生语言差异,原因之一就是青年人已经步入网络生活并走在了前列,而教育者却还没有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走出来去适应新的教育环境。要适应网络这种全新的教育环境,教育者必须具备基本的网络知识,掌握网络的使用技术和操作技巧,这是进人网络生活的前提。(二)熟悉网络语言、进行有效沟通任何一种语言,只要还被人们使用,就必然会不断地发展。创新是事物

7、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创新,才能推动语言的发展。分析和理解青年人在网络语言上的创新和突破,可以更真切地了解青年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心态史的演变过程。网络语言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教育者如果不学习和掌握其特点和规律,习惯于传统的说教方式,与青年人开展沟通交流时不但无法被认同还可能引发逆反心理,无法有效地达到教育效果,从而失去网络阵地的主动权。因此,教育者只有了解青年人的网络语言体系,适应青年人在网上的交流方式,才能更敏锐地捕捉青年人的思想、心理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