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对互助县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互助县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思考摘要介绍了互助县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总结了其发展的主要措施,并分析了该技术以后的发展方向,以达到抗旱保墒、农业丰收的目的。 关键词旱作节水农业;机械化技术;青海互助 青海省互助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接壤处,平均海拔2700m,年平均温度4.6℃,年降水量450~550mm,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有“十年九春旱”之称,植被生态环境较为薄弱,农田裸露,水蚀风蚀严重,土壤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能力低下,自然灾害频繁,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实
2、施以节水为核心的蓄水改土保肥的旱作农业措施。 1青海互助县主要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1)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一般耕地耕深普遍在15~18cm之间,此深度形成坚硬的犁底层,对农作物生长不利[1]。深耕、深松技术的实施可在原耕翻15~18cm的基础上再深松到30cm左右,形成上翻下松的结构,打破多年形成的犁底层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轻病虫草害,利于农作物生长。经测定,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比未装深松铲的犁耕或畜耕土壤容重降低30.14g/cm3,孔隙度增加8%~10%,土壤
3、含水率提高2%~5%,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耙耱镇压机械化技术。秋季土壤表层10cm含水量12%以下时或雨后,及时耙耱镇压,质量要求达到播种状态,春季不动土直接播种,经过耙耱镇压可压碎坷垃,封严缝隙,减少风吹跑墒。研究发现,10cm镇压田含水量为17.5%,未镇压田含水量为10.26%。 (3)地膜覆盖保墒机械化技术。通过覆盖地膜,起到保水、保肥、增温的作用,是干旱地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2]。现今推广的有2种模式:一是垄膜沟植机械化技术。将地膜覆盖在非播种行的垄上,将种子播入未覆膜的沟内。该技术于19
4、99年由外省引入,现已在互助县广泛应用。二是覆膜穴播技术。利用机械将种子按一定的行距、株距穴播在地膜下。通过近几年的试验表明,机械化覆膜播种增产幅度可达30%~40%。 (4)坐水播种机械化技术。利用播种机械边播种边浇水,特别是春季干旱的年份,可适时播种,达到保苗、壮苗的目的,增产幅度达16%~47%。 (5)旱作沟播机械化技术。利用沟播机一次完成起垄、种肥施用、分层播种、覆土、镇压等工艺。可将天然降水集于沟底,加大蓄水能力,减少水分散失[3]。同时,抢墒播种有利于种子萌发。一般沟播田出苗较普通大田早5~7d,沟垄相间,可抵
5、御风寒,沟内温度与其他播法相比高0.7~1.0℃,增产幅度为10%~24%。 (6)虚实并存机械化技术。通过浅翻深松对土壤耕作进行间隔处理,耕层形成虚实并存的结构,虚部土壤孔隙度大,渗水快,蓄水多,通气好,实部土壤孔隙度小、提墒快,导水保温性能好。虚实2部分水、肥、热运移互补,为作物生长创造了条件。 (7)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在农作物收获后,利用机械直接将秸秆还田,并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可达到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的目的。2互助县发展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主要措施 (1)做好旱作节水农业科学研究和机具选型。发展机械化旱作节水
6、农业要有先进适用的配套作业机具。多年来,互助县通过引进、试验、选型等多种途径和办法,较好地解决了旱作节水农业配套机具的问题。 (2)因地制宜,研究不同地区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模式。互助县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耕作特点不同,针对不同地区,研究试验不同的模式。 (3)建设示范区,搞好旱作节水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做好示范区建设是互助县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主要做法。每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首先应选择示范区进行试验示范,以示范区的成功经验带动周围地区的技术推广工作。在示范区召开现场会、举办技术培训班,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在全县迅速推广普及。
7、(4)加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做好技术服务。科技推广是科技成果转变为先进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在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中,互助县特别加强了农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经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以县农机推广站为基础,乡农机管理站、村机耕队共同参加的农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4]。这支农机科技推广队伍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快了全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普及速度。 3互助县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思路 (1)明确目标和任务。以充分利用自然水为目的,以培肥地力为重点,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8、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科学研究与试验示范相结合,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在旱作农业机械的研究推广过程中向多功能联合型机械、通用性机械、精准化机械方向发展。 (2)向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发展。以往粮食作物机械化程度高,经济作物机械力量不足,应加紧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