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

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

ID:26559664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7

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_第1页
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_第2页
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_第3页
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_第4页
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各乡(镇)党委、政府,园区管委会,县委各部门、县直各单位: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国家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机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总目标,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

2、村社会事业,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保障农民权益,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此,特提出如下意见。一、围绕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1、明确新农村建设点建设任务。着力抓好52个新农村建设点,各乡(镇)要按照“五新一好”(新产业、新村镇、新风尚、新农民、新机制、好班子)的要求完成建设任务。2、搞好建设点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各地要本着节约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搞好“六改、四普及”(改水、改厕、改路、改房、改栏、改环境,普及沼气、有线电视、电话、太阳能),扎实稳步地推进村庄治理。3、认真落实新农村

3、建设的各项扶持政策。在积极争取上级有关方面补助资金的同时,坚持量力而行,多渠道筹措资金,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4、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在不改变资金基本用途和管理渠道的前提下,整合各种支农、涉农资金,捆绑用于新农村建设。县四套班子成员要在所联系的乡(镇)分别挂1个新农村建设点,县直各单位要分别帮扶1个新农村建设点。县直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不定期地到建设点指导,并确定分管领导具体抓,安排

4、专门人员驻村帮扶,驻村时间每月不少于15天。县新村办每季度分别对各单位结对帮扶情况进行督查,年底进行考评。二、彰显特色,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5、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确保主要产业、产品良种覆盖率达到91%以上。提高对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确保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3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1.4%。全县机耕和机收作业水平分别达92%、83%。6、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切实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5、抓好春耕备耕,优化品种结构,全县粮食播种面积61.4万亩,其中优质稻比重达96%以上。重点发展乌鸡、信木红心柚、树莓、茶叶(铁观音)、绿色大米等优势产业,建立优势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满足龙头企业加工需要,,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新增树莓5000亩、信木红心柚亩、铁观音茶亩;乌鸡确保增养1000万羽。全县着力推进“十个特色农业生产区”建设,即以河上、郭圩为核心的优质粮食生产区;以六家桥、河上、石庄为核心的乌鸡生产区;以河上、许坊为核心的生猪生产区;以白露、巴山为

6、核心的信木红心柚生产区,以河上、三山为核心的铁观音茶叶生产区;以航埠、六家桥为核心的树莓生产区;以巴山、石庄为核心的商品蔬菜生产区;以桃相、山源、礼白为核心的竹木生产区,以山陂为核心的黄桅子生产区;以孙露、白坊为核心的果蔗生产区。重点抓好十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和十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要通过招商引资、激活民间资金和争取上级支持等途径,扶持发展上规模、上档次的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全县力争年内实现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3家,省级龙头企业1—2家。7、努力提升农产品品位。大力引进优质良种,全面推广良种良法,力争全县2

7、—3个无公害生产基地报批成功。叫响乌鸡品牌,乌鸡搭台,经贸唱戏,举办“乌鸡节”,开展乌鸡养殖能手评选、乌鸡绝活表演、乌鸡秀大打擂台等活动。大力发展无公害标准化畜禽养殖基地,全县新增生态畜牧养殖小区2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个。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力争建设3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推进兽医体制改革,严格规范兽药市场管理,严厉监控、监测家禽家畜药物残留。加强动物疫病特别是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完善突发疫情应急机制,确保种禽场、规模养殖大户防疫密度达到100%。三、挖掘潜力,构建农民

8、增收长效机制8、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围绕我县农民增收10%的目标,即达到6300元,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确保农业增值增效。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鼓励和支持二、三产业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和服务业。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品投入等方面,支持小城镇尤其是县城和重点建制镇发展。着眼富民兴县,积极培育支柱产业,着力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9、改善务工农民的就业环境。公安部门要积极探索农村户籍制度改革的途径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