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试论高中历史之“问题教学法”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高中历史之“问题教学法”【摘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开始对“问题教学法”进行了探索。并在新形势下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上,有了一些简单的认识,收到了一些良好的效果。现把几年的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教学法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到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面对新世纪的来临,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中学历史教研组在高一历史的教学中,对实施“问题教学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高度。 “问题教学法”的含义:学生在预习教
2、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教师将问题进行整理、筛选,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备课,再通过课堂讨论或师生的共同探讨或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达到释疑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中学历史课难教、不受欢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在2002届高一学生入学之初,进行了全年级的问卷调查:其中对历史有兴趣的学生占60%;而对历史感兴趣的原因,是“因为学校开设课程”的学生仅占6%-8%,大多数同学是因为“受历史课外书籍和影视作品的影响”或者“家庭影响”而喜欢历史,也就是说学生对于历史这门科目并不欢迎,但也没有厌恶的抗拒心理。然而传统的历史课堂教
3、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学科体系为中心,以积累知识、发展记忆和掌握已有的结论为目标,因此原本丰富生动的历史,为了赶进度,为了考试,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纲纲条条,学生厌学、怕学就在所难免了。 “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即把作为人的本质创造精神引发出来。 随着时代的进步,课堂教学应给学生提供质疑的环境,使课堂教学带有开放性和探索性,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也应从传播知识转为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为学
4、生提供学习的建议,教会学生面对众多的信息,进行选择和认知历史的途径。 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其一是历史的过去性,凡是历史都是过去已发生过的事情,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重演,因而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其二是在中学的教科书中,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已经做出了结论。因此历史的课堂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不同寻常的,求新求异的一种发散性思维的方法。它要求学生能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去思考问题,从各个方案、各种途径去寻求答案,从而产生新的设想、新的观念和新的理论。“问题教学法”要求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满足和不局限于教材已
5、有的结论,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敢于大胆地提出质疑,并产生一种主动探究历史真实的欲望,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寻找答案。这种自己质疑→教师指导下探疑→释疑的过程,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并逐步学会用独立的见解来思考和判断问题,不人云亦云。这种思维方法训练的过程可以说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思维从问题开始,创造力从问题开始,问题也是深入学习的起点。“问题教学法”,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要求学生去发现问题,特别是针对教材提出疑问,而这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每届高一历
6、史课,刚开始布置预习要求时,学生的质疑量比较少,质量也比较低。绝大多数同学习惯问“什么是……;为什么不……”等教材中没有交代清楚的问题,有的学生甚至提不出问题,只是做了知识的整理(如:列出教材中的标题)。这是因为学生经过初中繁重的学习,尤其是紧张的中考以后,已习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对于新的学习方法一下子很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有信心和耐心指导他们去学会预习和质疑。我们备课组的全体教师做到:第一,对学生的问题(包括超出课本范围或过于简单的问题)都不直接的回绝,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肯定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第二,对提不出问题的学
7、生也不批评,转为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旨在引导学生如何质疑。第三,及时抓住学生思维中的火花,全班表扬,并分析问题的价值,进行具体指导。 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认识的能力逐步提高。问题数量多、质量高(如有些学生甚至提出十几个问题),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学生的思维产生了飞跃,学生提问质量有了提高。 1.思维的求异性。如对于十月革命,书上的评价是“一次成功的无产阶段革命”,学生提问“现在的俄罗斯不是回到资本主义制度,是不是说明十月革命最后也还是没有改变俄国的命运。”尽管这个问题显得有些偏激,但它代表了学生心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疑惑
8、,那就是社会主义最终能不能战胜资本主义?也充分说明学生们并不是简单的接受一些理论,而是敢于怀疑,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惘”,尽管这种思维有时略显稚嫩,但从另外一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