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关于文学评论写作的意义及提升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文学评论写作的意义及提升方法1、文学评论写作的意义写作文学作品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一部作品的欣赏方式都是看,走马观花一遍后,脑海中对作品的一些大概结构了解,而对细节上的精华就在无意错过了,再过些时候,脑中对作品的印象更少,久而久之越来越模糊最后淡退出记忆。这样的方式并没有领略到文学作品的深意,更谈不上体会作品的奥妙。写作文学评论是一种比阅读更有效果的方式,写作的时候会思考全文的思想、结构,这样就对整部作品又详细地品味了一遍。同时,写作文学评论会可以将作品的一些更深层的意思挖掘出来,这也是作品精华的地方,绝大多数
2、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精华不是浅显的写出来,而是要通过思考才能发现的。因此,我们在欣赏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时候,如果想要更加透彻的理解作品的精华和作者的深意,除了泛读,必须要写文学作品。2、理解作品的深意,寻找切入点写一部作品得评论,必须要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内涵,要理解作者所传达地意思。俗话说“浇花要浇根,交友要交心”。只有理解作品的深意、把握住作品的内涵,才能理解作者要传达的中心思想,也才能真切的感受到作品的艺术特色。评论一部作品需要一丝不苟,如果隔靴搔痒或者浮光掠影,那么这篇评论文只是侃侃而谈,毫无味道。一篇文章可以评论的地方有很多,可以
3、赏析语言风格,可以评论作品里面的某个人物,可以分析文章的结构。比如《背影》,这篇可以说是写父爱的经典作品。而自始至终,文章没有直接说父亲的爱,而是从几件小事上侧面的反映出了作者的思想,父爱是一份真诚、朴实而沉默的爱,父爱没有多余的语言,只有那渐渐弯曲的背,儿女的背渐渐高大起来了,只是父亲那背影却只见短小。作者的叙事手法很细腻,通过背影,我们也看到了自己父母的背影。我们在写作文学评论的时候也完全可以以作者的写作手法为线索,也可以由文中的实例引申到天下所有的父母一可怜天下父母心。还有比如《茶馆》,作品主要是通过茶馆为我们展现一个千姿百态的
4、社会。因此,我们在在写作评论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性格变化和矛盾冲突”的内涵出发。写一篇《小茶馆,大社会》的文章,茶馆的每一秒钟都在上演着世间百态,从“裕泰”的“莫谈国事”中,关心国事本来是爱国的表现,同时也是公民字自由发言权。但是在那个社会,“谈国事”却会为自己招来祸害,可以想想,那是一个什么样颠倒黑白的世道,人们没有自由发言的权利,没有行使自己权利的权利。像巡警、宋恩子、吴祥子、大兵之流,本来是社会的治安保障人员,拿着国家的俸禄,本来应该尽忠职守,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然而他们却利用国家赋予的力量为虎作伥,为非作歹。国家好
5、比是社会的心脏,如果心脏在由他们这样扰乱,长久下去能不坏吗,心脏坏了,其寿命还会长吗?还有唐铁嘴的“白面儿”,这是个发人深省的话题,一个两大帝国的侍候唐铁嘴,靠给人算命维持生活却在最后发达了,这一个看似是个喜剧的片段却是作者画下对社会的严厉批评的一笔,两大帝国的侍候却落得以算命来维持生活,却还出乎人们的意料发达了,为什么会发达呢!因为来相面的百姓多了,生意好了,唐铁嘴可以抽“白面儿”,社会动荡不安,国家没有尽责应尽的义务带领百姓走出困境。而是任由其动乱,人们对自己的前程毫无希望,对自己的生命惶惶不安。只有靠去算命来了解自己的吉凶。多么
6、动乱的社会,多么病态的社会!还有比如老陈和老林,两个当兵退伍的人,也是两个单身,本来当兵是那几年普通老百姓最好的出路,而他们俩却没有该有的享受,甚至想娶媳妇儿还只能两个人一起娶一个。这是何等的荒谬。“家”是中华名族几千年来颂扬的主题,家和万事兴,保家卫国兴天下。家是一个社会的组成单位。然而两个为国家奉献了一生的老兵却不能有一个自己的家,试想,连一个小小的家都不能满足,国家何以安宁,社会又如何稳定。茶馆中的众生百态,人人都在演绎着社会,每个人的言谈举止都是社会黑暗、动荡的反映,一个小茶馆就是当时整个社会的缩影。以此来写《茶馆》的评论文这
7、样的评可谓针针见血,条理清晰,层层深入。之所以能如此深刻,关键在找准了切入点。3、以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评论文学评论写作的方式很多,比如归纳法、比较法、演绎法、反证法等等。而比较法是最容易抓住读者心里的方式,通过对比,很多复杂的事物也就简单化了,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对它进行认识和评价。因此,比较赏析是进行文学评论的一个很常用的手段。可以在同一部作品的内部进行对比,比如在赏析《红楼梦》的时候,可以将林黛玉和薛宝钗进行对比以加强对这两个人物的认识。可以在主题相同的作品中进行对比,也可以在同题材作品中进行,比如对我国的四大名着进行对比;当然,
8、除了对题材或者一本书中的人物对比,还可以比较不同文学作品的内容、主题以及艺术手法,比如《陈奂生上城》与《项链》中,看中外小说在心理描写上的区别等;《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探究,有同学写了一篇《朱丽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