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稿】厚板转换层结构设计问题的讨论

【初稿】厚板转换层结构设计问题的讨论

ID:26512229

大小:7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7

【初稿】厚板转换层结构设计问题的讨论_第1页
【初稿】厚板转换层结构设计问题的讨论_第2页
【初稿】厚板转换层结构设计问题的讨论_第3页
【初稿】厚板转换层结构设计问题的讨论_第4页
【初稿】厚板转换层结构设计问题的讨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稿】厚板转换层结构设计问题的讨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厚板转换层结构的讨论整理人mayllian审核链接http://okok.org/cgi-bin/ut/topic_show.cgi?id=10113&pg=1&bpg=1http://okok.org/cgi-bin/ut/topic_show.cgi?id=39726&h=1&bpg=5&age=01问题的提出JIANWEILI2002-06-10甲工程,三十三层住宅,香港做的方案,要求在六层转换,且梁式转换行不通,请教:关于厚板转换要注意的问题,用什么程序计算合适?profhxf2003-10-17乙工程,位于6

2、度区,共32层。其中地下2层,地上1-5为商场,6-30为住宅,总建筑面积为50918平方米。现在处于结构初设阶段。由于上部平面布置较复杂,初步决定采用厚板转换层。请教关于采用厚板转换层的可行性。2厚板转换层结构的讨论mayllian2002-06-10不知道甲工程的建设地点在哪里,几度设防?厚板转换层设置这么高,很是危险,在7度以上估计要开专家论证才能通过的,我觉得做箱型转换层也是个选择。特别要注意的就是要严格控制转换层上下剪切刚度比以及等效刚度比,就是要使得下部落地剪力墙面积不能太小。至於计算问题,整体计算的时候厚版转换层

3、可以代换为交叉梁系参加计算。同时厚板要进行局部有限元分析,建研院有个厚版转换层计算程序叫TBPL还是什么来着,不过最好还是用ansys或者safe程序进行有限元分析。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对结构进行整体弹塑性时程分析。下面给上几个工程实例,供参考。1.广州天秀大厦,三塔楼,29层,34层,32层,厚板转换层位于4层。2.福州花开富贵大厦,30层,厚板转换层位于6层。3.深圳佳宁娜友谊广场,38层,7层处厚板转换hhh2002-06-11正如mayllian兄所言,厚板转换极不利,又是高位转换,通过审查要费一番周折。手头赵西安的书

4、对板转换论述还算详细,但不是很具体,谈谈我的认识:1.板厚度:赵西安说是跨度1/3-1/4,这应该比较合适,相信也是绝大多数板厚的取值,此时强柱弱梁已无从谈起,重要的是保证转换层的刚度以使转换顺利实现。2.板的配筋:为避免冲切剪切破坏,板中应设暗梁;为减小大体积混凝土收缩和提高板的韧性,建议板中间增设一层钢筋网。----3.转换层以下墙体:提高标号,加大截面,均匀布置,务必满足刚度比要求;筒体落下极为有利;周边剪力墙应加强,尽可能提高抗扭刚度;墙体周边约束构件加大;如是高震区,增设型钢翼缘也不为过,甚至可考虑在主要抗震墙设型钢

5、暗桁架;墙柱纵筋均应伸至转换层顶。4.柱的设计:尽管按规范可不计算竖向地震,但竖向地震作用是确实存在的,这也是板柱体系抗震性能不好的主因之一,因此建议柱除按一般加强构造之外,应严格控制轴压比,建议控制值为0.6。5.上部设计:转换层以上两三层适当加强以抵抗应力集中;其余应适当减小墙厚和板厚,减小连梁刚度;以此减小上部质量和地震作用。6.0.00板加强并加强地下室刚度,使之能作为上部的嵌固面,否则意味者转换高度的进一步加大。7.不知地质情况如何,如能采用桩基最好,可有效的减小地震作用。8.整体计算可采用三维杆件体系;转换厚板采用

6、有限元分析;7度以上动力时程分析是必要的。JIANWEILI2002-06-12甲工程在深圳市,七度抗震。深圳有几个工程是厚板转换。本工程跨度8.5米,板厚初步定为2.2米.PKPM中SATUE有厚板计算的,不知可信否?glover2002-09-13个人认为,还是不要选厚板转换的为好。1.厚板转换受力复杂,就算用多种有限元程序进行分析,但是限于工程实际,一般只能抽出转换板部分进行分析,转换板上的结构只当作外荷载加上去,这样的分析离实际结构相差太远。《建筑结构》曾经刊登过一篇厚板转换的文章。该厚板转换是把整个结构输入有限元程序

7、中进行动力分析,这样的分析在一般工程上是很难做到的。2.从经济性来说,厚板转换可以说是最不经济的转换形式。我上面提到的文章,板厚2m,柱距大概8m~10m,上托大概20层。要是采用梁式转换,梁高就算也要2m,但是混凝土用量就减少了很多,何况这样的情况下,梁高还不用2m。当然,同样情况下,广州还有比这薄的转换板,如嘉禾苑,板厚1.2m。但是,其中采用了预应力,而且,也是缺乏整体动力分析的。3.任何板式转换都可以做成梁式转换,只要把板式转换中上面没有墙、柱等需要转换的部分掏空,剩下的就是梁了!这样可能带来一些结构布置上的麻烦,出现

8、次梁转换的情况,但是,这样的受力比板式转换明确的多。用SATWE一类的程序分析就可以有比较准确的结果。4.楼主说梁式转换行不通,因为没有见到具体的图纸,不好下定论。但是,有一点想说一下的是:6层转换,已经是高位转换了,新规范对高位转换要求是很严格的(没有提出具体要求,只是要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