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中的重排反应

有机化学中的重排反应

ID:26501873

大小:1.78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8-11-27

有机化学中的重排反应_第1页
有机化学中的重排反应_第2页
有机化学中的重排反应_第3页
有机化学中的重排反应_第4页
有机化学中的重排反应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中的重排反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机化学中的 重排反应目录一、缺电子重排(亲核重排)1.Wagner—Meerwein重排(Demyanov重排)2.邻叔二醇(pinacol)重排3.碳烯重排⑴Wolff重排⑵.Arudt-Eistert反应4.缺电子氮的重排⑴Hofmann重排⑵.Curtius重排⑶.Losson重排5.Beckmann重排6.Baeyer—Villger重排(缺电子氧的重排)二、富电子重排(亲电重排)1.Steven重排2.邻二酮重排3.Sommelet重排4.Wittig重排5.Favorski重排三、芳环上的重排反应1.联苯胺重排2.Fries重排3.Clai

2、sen重排重排反应中键的裂解和形成方式:异裂(离子型)均裂(自由基型)环状过渡态(σ键迁移型)多数的有机化学反应是官能团的反应,碳胳一般保持不变.但在有一些反应中,烃基或别的基团从一个原子迁移到另一个原子上,碳胳或官能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类反应称为分子重排。离子型重排反应:缺电子重排(亲核重排)富电子重排(亲电重排)M:迁移基团Y:离去基团A:重排始点B:重排终点按元素分类:从碳原子到另一碳原子(CC)从碳原子到氮原子(CN)从氮原子到碳原子(NC)从碳原子到氧原子(CO)从氧原子到碳原子(OC)多数为邻位重排(1,2-重排)一、缺电子重排(亲核重排)

3、缺电子重排反应一般包括三个内容:缺电子中心的创建;基团Z带着一对电子迁移到缺电子中心,同时原来迁移的始点成为新的缺电子中心;最后通过与亲核试剂结合或消除反应满足迁移始点的八隅体结构。:迁移终点可以是正离子,也可以是电中性的碳烯及氮烯等,但必须是一个外层只有六个电子的质体—缺电子的反应中心。迁移基:-R,-N,-X,-OH,-NH2A和B:-C,-N,-O原指醇在酸性条件下的重排,离去基团为H2O。以后扩大到其它离去基团——瓦格纳尔-米尔文重排,简称瓦-米重排。瓦-米重排是碳正离子的重排反应,主要决定于碳正离子的稳定性。1.Wagnar-Meerwein重

4、排反应机理是:醇首先在酸作用下脱去羟基形成碳正离子,接着α-位的甲基带着电子对转移过来,使仲碳正离子变成叔碳正离子。⑴.形成C+形式(a)卤代烃Ag+AlCl(b)含-NH2重氮化放氮(c)–OH加H+(-H2O)多数重排反应中,是重排成更稳定的碳正离子。⑵.迁移基团迁移顺序苯的迁移速度为甲基的3000倍H⑶.反应实例瓦-米重排是最早是在研究双环萜烯反应中发现的,典型的例子如莰烯的氯化氢加成物转变成异冰片基氯化物。菠烷(莰烷)bornane莰烯camphene异冰片冰片捷姆扬诺夫(Demyanov)重排类似瓦格涅尔-米尔文重排的有脂环伯胺(包括脂环伯醇)

5、在亚硝酸作用下发生的重排反应,常常伴随着环的扩大和缩小,称为Demyanov重排反应,可用于制备三员到八员环的脂环化合物。而下例是环的扩大:丙胺与亚硝酸作用的主产物为异丙醇,说明H-原子也可迁移:反应机理:2.频呐醇(pinacol)重排邻二醇(或邻二官能团)合成酮的方法重排的推动力是有较稳定的满足八隅体结构的氧正离子。(a)四个取代基相同,单一产物。(b)对称得单一产物。质子化以后,亲核性强的基团优先迁移,总体的迁移基团迁移活泼性顺序如下:对甲氧基苯基>对甲基苯基>苯基>对溴苯基>烷基>氢(c)结构不对称的二醇的重排,可由生成的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来判断那

6、一个羟基是离去基团。(d)其它的邻二叔醇、卤代醇、氨基醇和环氧化物均可起类似的重排反应。利用此反应可以合成用别的方法难以合成的含季碳原子的化合物:3.碳烯(Carbene)重排⑴Wolff重排α-重氮甲酮在水、醇、或胺存在下,用Ag,Ag2O或光照下催化,分解生成羧酸或酸酸衍生物——Wolff重排.用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发生了Wolff重排:α-重氮甲酮可由酰氯与过量的重氮甲烷反应制得:RCOCl+CH2N2RCOCHN2+HCl重氮甲烷-重氮甲酮反应是通过碳烯进行,碳烯重排成烯酮后再水解:迁移终点为电中性的碳烯⑵.阿恩特-埃斯特尔特(Arudt-Ei

7、stert)反应即,从羧酸经重氮甲酮生成高一级羧酸的方法。(其中包含了Wolff重排。)R-N:氮烯(乃春Nitrene)与卡宾类似,只是以N原子代换C原子。可由重氮分解得到,也可由N-卤代酰胺经-消去HX得到。(见5.1)N原子参加的缺电子重排的基本模式:4.缺电子氮重排(C→N)氮转移一对电子与羰基成键的时刻氮上缺电子。紧接着R带着一对电子填补上来。异氰酸酯氮烯⑴霍夫曼(Hofmann)重排酰胺与溴和碱的水溶液作用,放出CO2,生成少一个碳原子的胺,称为霍夫曼重排(降解).这是制备伯胺的重要方法,例:反应机理被认为是通过氮烯中间体进行的:氮烯异氰

8、酸酯经过Nitrene的重排酰胺重排生成少一个碳的胺Hoffmann重排:RC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