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水文地质环境条件

武山县水文地质环境条件

ID:26499593

大小:86.0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7

武山县水文地质环境条件_第1页
武山县水文地质环境条件_第2页
武山县水文地质环境条件_第3页
武山县水文地质环境条件_第4页
武山县水文地质环境条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武山县水文地质环境条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地质环境条件一、气象根据甘肃省气候区划,评估区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受西伯利亚冷气团和环太平洋热高压的交替影响,本区气候具有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充沛等气候特征。据武山县气象站资料,勘查区多年(1975-2003年)平均降水量为447.5mm,年最大降雨量611.2mm(1978年),年最小降雨量269.2mm(1997年),年际变化较大(图1-1),多年平均蒸发量1667.7㎜。降水在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6-9月(图1-2),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5.3%,且多以大雨或暴雨形式出现。据统计,1959-1995

2、年共发生大雨和暴雨89次,平均每年2.4次,其中大暴雨出现的频率为5年一次,且多发生在7月份。本区雨日平均降水强度最大为7.3㎜,一日最大降水量为87.5㎜(1971年7月7日),一小时最大降水量为38.9㎜(1978年7月21日16:29-17:29),十分钟最大降水量为19.9㎜(1966年6月24日19:18-19:28)(表1-1)。本区多年平均气温9.7℃,多年平均日照数为2198.5小时,年太阳总辐射为116千卡/㎝2,无霜期为185天,冻结期为93天,最大冻土深度66㎝(1983年1月27日),本区气象要素详见表1-2。受地形、地貌植

3、被等因素影响,何家沟流域降水量分布也具有较明显的差异特征。总的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马河林场以南年降水量450-500㎜,以北降水量小于450㎜。二、水文渭河是评估区最大河流,自西向东经流经武山全境,据武山水文站资料,多年平均径流量12.17亿m3,最大30.34亿m3,最小5.26亿m3,季节性变化十分明显,丰水季节流量猛增,最大洪峰流量4920m3/s,枯水季节流量骤减,最小流量仅0.34m3/s。渭河含砂量较大,多年平均含砂量73㎏/m3,最大可达1000㎏/m3。渭河两岸次级支沟发育,树枝状分布,近南北向展布。勘察区东侧发育有一条小型支沟,属

4、渭河的季节性支流,在丰水期有表流,枯季基本干枯。三、土壤植被黄土是评估区广泛分布的主要土壤,其特点是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具湿陷性;红壤土在滑坡后缘局部出露,表层分化强烈,裂隙发育。在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本区水土流失特别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绝大部分地表岩土裸露,现正逐步退耕还林,种植了少量人工林,类型也较单一。四、地形地貌武山县地处陇西黄土高原与北秦岭山地的过渡带,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该区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沟谷深切。评估区所在的武山县城关镇瓦坪滑坡位于渭河河谷南岸,地势自西南向北东倾斜,表部为黄土覆盖,海拔1519-1750m,坡

5、面形态起伏较大,斜坡坡度20-40°,滑坡体东南和西北发育两条小型冲沟,滑波体中部往往形成坡度5-15°的台地,由于人工削坡造田,因而坡面形态呈阶梯状,并存在多级2-5m高的陡坎。滑坡后缘和前缘坡度较陡,为35-40°,中部坡度相对较缓为前缘20-25°。坡脚部位因雨季地表水流冲蚀,形成7-10m高的陡坎,使坡面呈临空态势。通过本次实地调查,在滑坡体两侧冲沟第四系黄土与上第三系泥岩接触带上有下降泉出露。由于老滑坡及外围坡面坡度相对较缓,大都开垦为耕地,植被稀疏,坡面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多呈荒山秃岭地貌景观,在坡度相对较陡的中下部坡面,植被较发育

6、,主要为乔灌木及柏树。本区渭河两岸次级支沟发育,几乎垂直渭河河呈南北向平行展布,切割深度一般30-60m,沟口一带宽10-60m,沟坡较陡,坡度30-50°,大部分沟段切割到泥岩。区内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育。五、地层岩性评估区出露的地层为新第三系和第四系,现由老到新分别叙述:1、第三系(N)为第四系基底,为一套湖泊相沉积物。岩性以灰绿-红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泥岩中含大量钙质结核,层理清晰,产状近乎水平,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总厚度350-1130m。分布于黄土丘陵和河谷区底部,构成其基底。在评估区较大沟谷均有上第三系泥岩出露。根据野外地质调

7、查与钻孔资料分析,上第三系泥岩顶部节理,裂隙较发育,经统计有两组陡倾角的剪切节理最发育。其中,第一组走向25-45°、倾角45-65°、倾向120-150°,第二组走向85-105°、倾角65-75°、倾向180-200°。分别以这两组剪切节理的平均走向15°和100°作为区内构造应力场最大应力方向,构造应力场的主应力方向为160°,与区域构造应力方向一致。2、第四系(Q)广泛分布于全区,按成因类型可分为风积物、洪积物和重力堆积物三种类型。(1)风积物(Q32eol)黄褐色-淡黄色,风积成因,稍密,上部稍湿,下部湿-饱和,可塑,粉土含量较高,可见薄

8、膜状的碳酸盐结晶体,偶含钙质结核。主要分布梁顶及斜坡之上。厚度5-20m,颗粒组成以粉土为主,土质疏松,具大孔隙性,垂直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