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499146
大小:96.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27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问题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资料整理分享关于谨慎性原则的问题探讨写 作 提 纲一、谨慎性原则的概述与起源二、会计谨慎性原则的优点与缺点(一)会计谨慎性原则的优点(二)会计谨慎性原则的缺点三、会计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制度中的体现(一)在资产方面(二)在预计负债方面(三)在收入方面(四)债务重组方面(五)财务分析方面四、会计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运用局限性(一)谨慎性原则的在会计中的运用(二)慎性原则在我国财务会计改革实践中的运用情况分析五、谨慎性原则的改进思路完美WORD格式编辑专业资料整理分享关于谨慎性原则的问题探讨【内容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对的是有风险的市场,其经营活动都有存在着大量的不稳定性,为了避免
2、风险和不必要性发生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的严重影响。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应该坚持谨慎性,充分估计各种风险和损失,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各项费用和损失,并予以记账。会计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一项重要原则,运用广泛,可防止抬高资产和收益,压低负债和费用,并起到预警风险和化解风险的作用。而且谨慎性是传统会计中一项历史久远、影响深远但又颇具争议的计量原则。我国自1993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引入了谨慎性原则,在2001年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这一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许多体现谨慎性原则的会计处理方法被引进,它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也日渐凸现,但实际运用中存在利用谨慎性原则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
3、要采取必要措施趋利弊害,使会计信息更具客观性。由于我国属于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其谨慎性原则的一些局限也慢慢凸显出来,例如我国对谨慎性原则有些地方缺乏可操作性等局限性。【关键词】谨慎性原则局限性改进思路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一项重要原则,运用广泛,可防止抬高资产和收益,压低负债和费用,并起到预警风险和化解风险的作用。谨慎性要求企业以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谨慎性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任意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视同重大会计差错。实际运用中存在利用谨慎性原则操纵利润的现象,
4、因此要采取必要措施趋利弊害,使会计信息更具客观性。一、谨慎性原则的概述与起源谨慎性原则即稳健性原则,是指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最小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即所谓“宁可预计可能的损失,不可预计可能的收益”。其要求企业以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性,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但是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任意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其实谨慎性原则的起源很早,历时较长,也经历了几种观念的发展和演化。它最早是财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的
5、一种策略,后来逐渐被会计人员和社会完美WORD格式编辑专业资料整理分享所认同与接受,逐渐成为一项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但又颇具争议的会计核算原则。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当时的财产托管人为了减轻受托责任,对其托管财产的增值不进行任何预计。随着19世纪经济的发展,更多受托责任的发生使会计受托责任盛行,正是因为这样使得会计人员面对着日益上升的诉讼风险,会计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普遍存在强烈的灾难意识,从而使得会计人员会利用某些会计行为或者会计处理方式来减轻自身的相关责任。随着中世纪财产托管人为减轻受托责任的谨慎方式运用的越来越多,逐渐为会计界所认同,进而形成了受托责任观下的谨慎性原则。其中关于对
6、受托责任观下的谨慎性原则的表述有很多,其中最典型的是Bliss在1924年给出的一个定义:不预计利得,但预计一切损失。仅仅从其字面和其简单的表述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该观点有很大的缺陷,其只是大致的描述出谨慎性目标,而且其意味着会计人员可以运用各种手段来低估资产和收入,高估负债和费用,通过蓄意地、一贯地低估净资产和利润以减轻受托责任。综上所述这种观点本身缺乏会计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依据,他仅仅只是站在财产托管人减轻受托责任角度的“实用主义”来对谨慎性进行定义,甚至其一定程度上变成了财产托管人减轻受托责任的一种手段。也正是因为该观点强调蓄意地、一贯地低估净资产和利润,也招致了对谨慎性的诸
7、多批评。受托责任观下谨慎性原则的批评者和反对者认为,如果一味的谨慎性的蓄意低估资产和收益,同时的话预计一切损失,企业必然会形成大量的“秘密准备”,这种情况下有违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公允表达的要求,导致企业信息失真,谨慎性原则就与可靠性原则相矛盾。所以现在的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任意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视同重大会计差错。正是因为受托责任观下谨慎性观点本身缺乏会计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依据,所以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会计目标由于受托责任观转向决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