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494608
大小:6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7
《阿坝县县区经济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阿坝县县区经济发展研究-->第一章绪论1.1选题背景和意义自中共中央在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党的十七大报告、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等重要文件中也多次提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十二五”规划纲要更是对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部署,提出了“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详细要求,即“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加对县级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在投资审批、工
2、商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推动形成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这表明,“县域经济”已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布局,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进入向县域经济侧重的阶段转换2。县域经济,传统意义上,是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内的经济概念。在许多人看来,县域经济就是行政力量主导的、以农业为主体经济的、以区划范围为界限的经济。这种认识显然是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反映。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知识和经济全球化都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也改
3、变着人们关于经济发展的理念。从我国的国情和县情出发,顺应现代经济发展趋势,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须重新认识县域经济概念,切实谋划发展县域经济的新思路。“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是资源储备地和扩大内需的主阵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石。对于民族地区而言,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更为突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但同时,壮大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任务也更为艰巨。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经济发展水平低、生产要素不全、造血功能不足、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滞后,思想观念相对保守、生态环境脆弱等现实问题,因此研究民族地区
4、县域经济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1.2县域经济研究综述1.2.1县域经济的基本内涵我国学术界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县域经济”这个概念,重点对县域农村经济、乡镇企业以及财税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研究。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县域经济整体为研究对象的系列研究才正式展开。到目前为止,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县域经济的内涵进行了描述。梅士建(2005)认为,县域经济是一个行政性区域经济的概念,是国民经济的中观层次,具有基础性、区域性、农村性、层次性、综合性、集聚性和扩散性等特点,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系统单位。张
5、毅(2009)认为,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基础的区域经济,是与“三农”发展密切相关的民生经济,是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基础经济,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经济的中观经济,是具有自主行政决策权的行政经济,是经济社会功能完备的综合经济,是地区差异较大的区域经济,以及是全面开放的市场经济。黄明辉(2012)提出,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优化配置资源,地域特色明显、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基于对县域经济基本内涵的理解,部分学者提出了对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认识。例如,金辉等(2006)认为,参与竞争力的主体是居于中观层面的县域
6、单位,县域经济竞争力受经济、社会文化及政策制度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是逐步发展形成的,体现为县域单位在其所从属的区域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其战略目标是促进区域和县域经济的高效运行和持续高速增长。王秉安等(2008)认为,县域经济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层次,是一个县域经济相对于同类区域对大区域中资源和市场的吸引力及对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体现为该县域为社会提供产品、创造财富的能力。…………第二章阿坝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2.1总体宏观环境分析对于民族地区而言,政治环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从当前国际形势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
7、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从国内形势看,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这一大的政治格局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在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上,2009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今后10年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应以
8、人为本,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稳定,使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主体功能区要求,统筹规划重点经济区、重点生态区和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