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四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十四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社会主义建设

ID:26472674

大小:116.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7

专题十四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社会主义建设_第1页
专题十四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社会主义建设_第2页
专题十四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社会主义建设_第3页
专题十四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社会主义建设_第4页
专题十四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社会主义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十四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社会主义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十四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建设主备人:李杰审核人:焦玉花时间:2012.4.26【课标要求】考纲展示课标要求俄国十月革命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课前预习案【自主学习——知识梳理】一、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1.

2、条件(1)主观: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无产阶级政党成熟;贫苦民众成为革命同盟军。(2)客观:具备帝国主义基本特征;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环节;一战激化社会矛盾。2.进程(1)“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2)“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3)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发动起义:占领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4)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产生人民委员会。3.意义:成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列强武装干涉;

3、苏俄严峻形势。(2)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3)特征:在社会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经济的手段控制社会的金融,意图直接进入共产主义。(4)成效:有利于集中力量战胜敌人。(5)局限:超越了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新经济政策(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农民暴动频发;国家无力组织企业生产。(2)内容:向农民征收粮食税;运用商品交换,促进市场的繁荣;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13(3)特征:利用市场经济因素发展经济;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4)意义:促进了经济的恢复,稳定了政治局

4、势;是落后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3.“斯大林模式”(1)确立:苏联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20世纪30年代中期确立了斯大林体制。(2)主要表现①所有制形式——单一公有制。②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③调节手段——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3)成就①开辟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②较短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4)弊端: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影响了其经济的持续发展,后来走向僵化。三、苏联的经济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1)措施①扩大

5、集体农庄的生产自主权,开垦荒地。②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③扩大企业和地方生产自主权。(2)影响①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传统观念束缚。②只是原有体制基础上的局部改革。2.勃列日涅夫改革(1)措施①扩大农场和农庄的生产自主权,提高农产品价格。②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2)影响:取得一定成效,仍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3.戈尔巴乔夫改革(1)措施:改革重点在农业上,后期转向政治体制改革。(2)影响:国家政局不稳,经济连年滑坡,思想领域混乱,民族分裂愈演愈烈,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自主检测】1.列宁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

6、们在贸易国有化和工业国有化方面,在禁止地方周转方面做得太过分了……我们没有保持一定的限度,不知道如何保持这个限度。”其中符合“做得太过分了”的是(  )13A.政府解除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B.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C.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分配制D.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苏俄绝大多数老近卫军、干部和党员是因投身革命而走到领导岗位的,心中充满革命理想主义和阶级斗争观念。有些领导干部一再说,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在苏联经济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了”。此材料表明了新经济政策在二十年代末终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历史传统力量影响至深B.缺乏政治

7、体制改革的相应配合C.急于加快发展的赶超心理D.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3.斯大林认为:“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时候,我们就要把它抛开。”这表明(  )A.采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全盘否定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B.采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确立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C.抛开新经济政策:斯大林否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D.抛开新经济政策:斯大林肯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4.“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上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

8、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的。”这段材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