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村民委员会选举问题

解析村民委员会选举问题

ID:26462136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解析村民委员会选举问题  _第1页
解析村民委员会选举问题  _第2页
解析村民委员会选举问题  _第3页
解析村民委员会选举问题  _第4页
解析村民委员会选举问题  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析村民委员会选举问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解析村民委员会选举问题论文关键词:村娄会选举派系竞争政治冷漠行政干预  论文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自1998年l1月4日施行以来,以直接选举为基础的基层民主成为我国政治民主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但在农村选举好的主流中,也存在一些派系竞争、政治冷漠、行政干预等发人深思的问题,应谈引起高度注意,井采取适当的解决对策。解决对策包括:进行制度创新,规范派系竞争i强化选举宣传,发展农村经济,吸引农民参与;地方政府转变观念,依法履行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一部使农民充分行使权利,实施村民自治的法律。自1998年l1月4日

2、施行以来,以直接选举为基础的基层民主成为我国政治民主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农村村委会普遍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基本实现了数百万村委会干部由上级指派、任命,到由村民群众直接选举产生的平稳过渡。但在农村选举的好的主流中,也存在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注意,并采取适当的解决对策。  一、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存在的问题  1.派系竞争。村委会选举是现阶段中国农村基层政治生活中派系竞争的主要场域。一些村委会选举中的派系竞争以谋取权利为竞争目的,运用非制度化的方式参与选举。各派系成员特别是派系精英施展各自的能量,采取多种竞争策略和方式,力图要

3、让本派系的成员或支持的人选当选为村委会干部,特别是当选为村主任、副主任。但是,让自己支持的人当选并非派系竞争的最终目的,其真正目的是为了在村干部中有自己的代理人。为了达到派系竞争的胜利,派系精英及成员会采用隐秘的或公开的参与方式。隐秘方式如以情感联络、许诺、请客、送礼等方式拉票;公开方式如贴大字报攻击对方或公开表达自己看法、在公共场合非议对立派系支持的候选人、在村民代表会议上公开争执和对抗等。派系竞争会导致选举过程混乱、选举结果不能代表村民利益、村务政策倾向于派系利益等严重后果。  2.政治冷漠。政治冷漠简单来说就是政治不参与,即公民对政治活动不

4、感兴趣,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参与某项政治活动。一些农村仍然存在着太量冷漠的选民,他们既不街头巷尾地议论选举,也不精心考虑谁上谁下,甚至有的选民对流动送上门的票箱也不愿“划个圈”或“打个叉”。有些选民自愿让渡自己的提名权和选举权。村民对选举态度的积极与否直接影响到选举参与的效果,它会导致由谁来支配和掌握农村社区的公共权力,政治冷漠恰恰会使某些品行不端甚至严重违法乱纪人员有机可乘,损害了村民日后的长远利益。  3.行政干预。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农民的“冷”是由干部的“冷”引起的。一些基层政府不愿真正“还权于民”,许多地方是“选举时有民主,选举完没民主

5、”,与民主选举相配套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体系建立不起来,使农村有“选举”没“自治”,因而使群众产生了“选谁都一样”韵错误情绪。还有的基层政府甚至由“后台”走到“前台”,变“指导”为“干预”乃至操纵,以民主选举之名,行上级任命之实。这些错误的行政干预严重干扰了农村的民主选举,使农民对选举由怀疑到冷漠再到失望。  二、原因分析  1.利益驱动导致并加剧选举中的派系竞争。利益关系是联结派系的主要纽带,派系竞争实质是以派系为组织依托、旨在维护或改变现存的权力和利益分配格局的集团性竞争行为。派系和派系竞争是改革以来,在农村社会分化、农村社会组织重

6、构过程中,特别是实行村民自治和村委会选举后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过去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在制定村委会选举制度时未曾给予必要的关注,因而没有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当派系竞争作为现实存在凸现于村委会选举运作过程时,缺乏可循的制度依据,因而采取了睁只眼闭只眼的放任态度,这又进一步地助长了非制度化的派系竞争活动。[  2.政治冷漠源于村民政治功效感低。政治功效感是指选民在决定谁当选问题上能起到多大作用的心理感受。功效感越强烈,政治参与的内在冲动也越强烈。如果村民认为自己的一票将决定谁当选,就会极积去投票。相反,如果他认为自己的一票无论如何也不能影响谁当选,即

7、他的政治功效感很弱,就有可能导致他不去投票。作为农村政治生活中的弱势阶层和边缘群体,村民对村政影响力也最小,对村干部的一些“出格”行为无能为力。村民从自己的历史记忆中发现,以前的选举都是走了过场,他们认为村委会选举还是同以前一样,自己无力改变这一现实。而政治参与能够起到监督和制约作用,如果公民对政治保持冷漠,则无法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并最终损害农民的利益。  3.角色认识错位导致行政干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四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委

8、会选举是村民自治范围内的大事,但是部分乡镇政府仍把村委会当作自己直接的下属行政组织,沿用传统的领导方法进行指挥管理,控制村委会的选举人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