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思考

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思考

ID:26461155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思考_第1页
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思考_第2页
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思考_第3页
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思考_第4页
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思考  摘要:吉林省目前非常重视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培养模式的建立与运行。旅游产业作为吉林省的支柱型产业,其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程度对于培养出产业需要技能型人才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通过吉林省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的制约性因素分析,探讨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对策。  关键词:中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有效衔接  中等旅游职业教育注重培养操作型人才,高等旅游职业教育注重培养管理型人才。在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形势下,旅游人才的需求是既具备操作技能、又具备管理知识与能力。因此中高职旅游专业进

2、行有效的衔接,能够提高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性,能够满足吉林省旅游产业的升级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一、吉林省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制约因素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脱节  吉林省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为培养专业技能基础扎实的一线岗位的操作型人员及服务人员;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则主要为培养具有现代旅游企业管理能力的管理者。由于旅游行业相对来说入门门槛较低,外语类专业、文秘类专业等相关专业通过短时间的培训完全可以熟练掌握旅游行业的相关操作技能,中职旅游人才容易造成人才培养过剩的状况;高职旅

3、游人才的培养模式又与产业需求相脱节,往往忽视人才的技能培养、职业能力培养,一味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造成了高层次的旅游人才却不具备实践能力,不能符合产业发展的要求。因此,二者在培养目标方面产生了“断层”,是二者有效衔接的一大制约因素。  (二)课程内容设置缺乏连贯性  通过对吉林省的中、高职旅游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双方在类似课程的开设与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酒店方向的主干专业课程为例,中职学校开设《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吧调酒》这三门课程,而高职旅游专业则开设

4、一门《饭店服务学》。在授课内容方面,中职学校并不重视“管理”的内容,更加重视操作的技能,主要包括客房的铺床技能、餐饮部门的摆台技能、餐巾折花技能等,而高职的课程中,更重视的是管理的知识体系,包括服务质量的内涵与管理、餐饮成本核算、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与管理等。而实际饭店企业尤其是高星级饭店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对学生的策划能力、设计能力、活动现场管理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从饭店企业的实际需求方面来看,二者的衔接缺乏层次上的紧密联系与合理递进关系。  (三)人才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  从人才的评价方式来看

5、,中、高职旅游专业的区别并不大。评价的方式单一、手段相对落后,仍以最终的卷面理论考试分数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性评价考虑得非常少,既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又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缺乏较为严重的科学性。  二、吉林省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对策  (一)培养目标制定的有效衔接  中职阶段培养目标仍以技能为主,但是这里的技能不仅仅是基本操作技能,而是具备基础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有旅游线路设计、宾馆酒店的前台软件操作、基本口语交流能力、宴会摆台与宴会主题设计等技能;本科要突出“技术与管理”,有

6、更广泛的专业知识与文化素养,突出技能基础上的管理能力,能够在旅游企业的管理部门发挥基层管理者的作用。中职高职衔接模式最后的显性目标是“职业经理人”,参考相应职业资格标准,双方共同开发一贯性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最后充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学生毕业后通过2-3年的工作即可晋升中层管理者的职业水平。  (二)课程内容设置的有效衔接  课程内容应当是相互承接、相互分工,以不重复为最佳状态,对课程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仍以《饭店服务学》课程为例,中职阶段要求的技能掌握,除了铺床、摆台等基本操作技能外,还应掌握主

7、题宴会的设计、饭店楼层备品控制等方面的技能,到了高职阶段,对于课程内容的设计就以不同等级宴会的预订、接待控制、设计、现场管理能力为主。因此要求二者要加强沟通与交流,课程内容共同设计后要根据实际效果不断进行调整与完善。在课程实施上,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与需求,通过选修课的方式实施。授课方式上要求教师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积极[1][2]下一页引导学生采用合作、辩论、探讨等方式努力提高学习的质量。  (三)评价方式制定的有效衔接  1.建立学生平时学习质量的跟踪制度  通过建立日常学生评价档案加强学生平时质量的跟踪

8、与监控。日常学生评价档案中的资料可包括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合作精神、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评价。既可以帮助中职与本科学校及时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也有助于高职学校迅速获得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现状,以便通过各种方式加强质量监控之间的衔接。  2.转变传统人才评价方式  改变传统的人才评价方法,不能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