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物理学史)

高中物理(物理学史)

ID:26448737

大小:17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7

高中物理(物理学史)_第1页
高中物理(物理学史)_第2页
高中物理(物理学史)_第3页
高中物理(物理学史)_第4页
高中物理(物理学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物理学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届高三物理复习(物理学史)试题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将其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荷量e的数值B.麦克斯韦认为,电磁相互作用是通过场来传递的,他第一个采用了画电场线的方法描述电场C.库仑发现了真空中点电荷相互作用力的规律,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静电常数k的值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使电能的大规模利用成为可能,人类从此步人文明的电气化时代

2、2、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牛顿第一定律虽然是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的,但是它是物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石B.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C.纽曼和韦伯先后提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D.第谷对行星运动观察记录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应用严密的数学运算和椭圆轨道假说,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法拉第最先引入“场”的概念,并最早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B.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

3、电势能的装置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应用了“微元法”D.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都是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例子4、物理学中引入了“质点”、“点电荷”、“电场线”等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A.控制变量B.类比C.理想模型D.等效替代5、物理学家通过艰苦的实验来探究自然的物理规律,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敬仰。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从而提出了日心说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并未测定出引

4、力常量G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6、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B.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万有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法C.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量成反比D.“平均速度”、“总电阻”、“交流电的有效值”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7、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

5、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理想实验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类比法8、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

6、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表述中,与事实相符的是:()A.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B.开普勒通过研究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C.笛卡尔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牛顿首先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核子结合成原子核的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后而形成的电子流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指大量该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

7、的时间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很好的解释了α粒子散射实验B.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束缚后形成的C.某放射性元素的4个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后一定还剩下2个没有发生衰变D.利用g射线可以消除静电11、早在1610年,伽利略便使用他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其中艾奥是最靠近木星的一颗卫星。若已知艾奥中心到木星中心的距离r1,木星自转周期T1,木星公转周期T2,木星到太阳的距离r2,木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0,万有引力常量G。则根据这些物理量可求:()A.木星的质量B.太阳的质量C.艾奥的质量

8、D.木星的平均密度1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实验研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遵循的规律B.电流通过导体产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