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离” 并存辨正

“钟离” 并存辨正

ID:26425138

大小:6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26

“钟离” 并存辨正_第1页
“钟离” 并存辨正_第2页
“钟离” 并存辨正_第3页
“钟离” 并存辨正_第4页
“钟离” 并存辨正_第5页
资源描述:

《“钟离” 并存辨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420“钟离”并存辨正(首发)张志鹏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摘要:《春秋》经传所见“钟离”分指三地,分别是钟离国旧居、一迁地和再迁地。钟离国旧居在今山东枣庄峄城,后迁于州来之西,再东迁至今安徽凤阳、蚌埠市一带。后楚灭钟离国,以其地置钟离县。由于钟离国的迁徙,相继留下了钟离城、钟离邑等“钟离”之名,先后形成了两个、三个“钟离”并存的局面。近年来,在安徽凤阳钟离国故城遗址附近及其临近的蚌埠市一带发现一

2、批古墓葬,从墓葬出土的铜器铭文来看,这批墓葬及铜器应为钟离国所有,因而对研究钟离国及其相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界于此已有初步研究,其中,徐少华先生在《童丽公诸器与古钟离国历史和文化》一文中,推测“楚在拓境至钟离一带之后,为了控制其地的局势,于钟离设县治民,同时仍然保留钟离国的君统和族祀于该地或附近地区,作为附庸及缓冲地带以应对吴和中原列国。”认为这样方能合理解释春秋晚期楚县钟离与钟离国并存的疑虑。徐先生的这一认识是建立在以《左传·襄公十年》所见“钟离”为位于今安徽凤阳、蚌埠市一带的钟离国,《左传》昭公四年、二十三年、二十四年之“钟离”为

3、楚灭钟离国后所置的钟离县的基础上的。[1]对《春秋》经传所见“钟离”的具体所指以及“钟离”收稿日期:2011年2月28日發佈日期:2011年3月3日頁碼:12/12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420并存问题的认识,我们的看法与徐先生不同。一“钟离”之名,最早见于《春秋》及《左传》。晋·杜预注以“钟离”为“楚邑,淮南县”,后世学者多信从之。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五《春秋列国爵姓及存灭表》“钟离”条云:“子”爵;“今凤阳府临淮县东

4、四里有钟离城”;“成十五年见。昭二十四年灭于吴。”晋淮南郡钟离县、清凤阳府临淮县、今安徽凤阳县为同地,很显然,杜、顾二氏关于《春秋》经传所见“钟离”地望的看法是一致的。不同的是,顾氏以“钟离”为子爵诸侯国,而非邑。并且,顾氏关于钟离国灭于吴的看法,与《水经注》所说楚灭钟离国以为县相抵牾。更值得注意的是,细绎《春秋》经传所见“钟离”的有关记载,我们发现无论以“钟离”为邑还是为国,其地望都并非如传统认识那样,均在今安徽凤阳、蚌埠市一带、指同一地方。这样看来,我们需要跳出传统认识的窠臼,重新认识《春秋》经传所见“钟离”的具体所指和地望。“钟离”,首

5、见于《春秋》及《左传》成公十五年。《春秋·成公十五年》云:“冬十有一月,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高无咎、宋华元、卫孙林父、郑公子鯂、邾人会吴于钟离。”《左传·成公十五年》云:“十一月,会吴于钟离,始通吴也。”收稿日期:2011年2月28日發佈日期:2011年3月3日頁碼:12/12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420此年以晋国为首的北方诸侯会吴于钟离是迫于当时的政治军事格局。晋自灵公以后,政局动荡,国力大减,在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年)

6、邲之战中败于楚。鲁宣公十四年(前595年)秋九月,楚围宋。第二年春,宋入晋告急无果,夏五月,宋被迫臣服于楚。到鲁成公二年(前589年)十一月,楚与鲁、蔡、许、秦、宋、陈、卫、郑、齐盟于蜀,楚的霸主地位得到部分诸侯的承认。为了在争霸中取得优势,晋国接受楚国亡臣申公巫臣的建议,联吴抗楚。吴接受晋国的军事援助,通过对楚国的战争,到鲁成公七年(前584年)出现了《左传·成公七年》所说的“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的局面,晋国的联吴制楚战略初见成效。鲁成公八年(前583年)晋归原属鲁的汶阳之田于齐,“诸侯贰于晋”。鲁成公九年(前582年)春,晋会诸侯于蒲

7、,吴不与会。之后,与楚、秦达成的第一次弭兵盟约又很快成一纸空文。在这样的情况下,鲁成公十五年(前576年)以晋国为首的北方诸侯会吴,无非是为进一步加强彼此的关系,共同对付以楚国为首的南方诸侯集团。因此,这次会盟之地不可能在楚地,杜预注以“钟离”为楚邑显然是错误的。不过,杜氏以“钟离”在晋淮南郡钟离县值得注意。晋以北方诸侯会吴之事,还见于《史记·鲁周公世家》。《鲁周公世家》载,鲁成公“十五年,始与吴王寿梦会钟离。”唐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云:“钟离国故城在濠州钟离县东五里。”唐濠州钟离县即晋淮南郡钟离县,在今安徽凤阳。而今安徽凤阳及与其邻近

8、的蚌埠市有钟离国故城遗址和铜器墓葬,地望正合。可知,《春秋》经传成公十五年所见“钟离”应是位于今安徽凤阳、蚌埠市一带的钟离国。值得注意的是,在鲁成公七年(前584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