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丰台区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状况调查

2012年北京丰台区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状况调查

ID:26413340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6

2012年北京丰台区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状况调查_第1页
2012年北京丰台区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状况调查_第2页
2012年北京丰台区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状况调查_第3页
2012年北京丰台区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状况调查_第4页
2012年北京丰台区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状况调查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北京丰台区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状况调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北京丰台区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状况调查  从1985年起,我国开展了大面积的蜚蠊防制工作,在取得了显着成效后,蜚蠊对各类杀虫剂的抗性报道也不断涌现[1-4].蜚蠊对所有使用过的杀虫剂,从20世纪50-60年代常用的敌百虫,70年代后期问世的光稳定氯菊酯,再到80-90年代广泛使用的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都会在10~15年间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5].如何克服或延缓蜚蠊抗药性的产生和增强,已成为蜚蠊防制所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6].研究表明,选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合理轮用,可有效地延缓或阻止抗性的发展,而适当的轮用速度是轮用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7-8].开展蜚蠊抗性消退研究

2、,可为杀虫剂的合理轮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2012年我们对北京市丰台区德国小蠊(Blattellagermanica)的抗药性状况进行了调查;德国小蠊现场种群在饲养室正常饲养1年后,对其抗性消退情况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杀虫剂97%高效氯氰菊酯、96%毒死蜱、97%乙酰甲胺磷、96%残杀威、98%溴氰菊酯,均由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消毒与有害生物防治所提供;丙酮(分析纯).  1.2试虫德国小蠊敏感种群来自北京市CDC消毒与有害生物防治所;现场种群采自丰台区某农贸市场,经饲养1代后,选健康的雄成虫(羽化后7~15d)备用;消退组由现场

3、种群饲养1年后备用.  1.3方法以丙酮为溶剂,将杀虫剂原药配成0.5mg/ml(0.05%)的稀释液,并取2.5ml稀释液至500ml锥形瓶内,制成药膜,待丙酮挥发后24h内进行测试.每个药物3次重复,各取敏感种群、现场种群和消退组试虫30只供试.以丙酮为对照.观察试虫的击倒数,直至全部击倒,并观察24、48、72h试虫死亡率.上述步骤均按照国标《GB/T26352-2010蜚蠊抗药性监测方法》中的药膜法进行.  1.4数据处理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获得毒力回归线、半数击倒时间(KT50)及其95%置信区间(95%CI),并计算抗性倍数和抗性消退率.计算方法:

4、抗性倍数(R/S)=抗性种群KT50/敏感种群KT50;抗性消退率=(现场种群KT50-消退组KT50)/(现场种群KT50-敏感种群KT50).5%<对照组死亡率(击倒率)<20%,用Abbott公式校正处理组死亡率(击倒率).  1.5抗药性判断标准根据Lee的抗性判断标准,德国小蠊抗性倍数(R/S)分为5类:R/S≤1为无抗性,1<R/S≤5为低度抗性,5<R/S≤10为中度抗性,10<R/S≤50为高度抗性,R/S>50为极高抗性[9].  2结果  2.1现场种群生物测定由表1可见,德国小蠊现场种群对5种常用

5、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对溴氰菊酯的抗性最高(R/S=30.52倍),为高度抗性;对高效氯氰菊酯次之(7.91倍),为中度抗性;对残杀威、毒死蜱和乙酰甲胺磷产生了低度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4.56、2.06和1.90倍.  2.2消退组生物测定德国小蠊抗性消退组对溴氰菊酯仍有中度抗性(R/S=8.29倍);对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乙酰甲胺磷、残杀威有低度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4.95、2.32、1.90和2.55倍(表2).  2.3现场种群抗性消退情况德国小蠊现场种群经饲养室正常饲养1年后,除毒死蜱(抗性消退率为-24.19%)外,对其他常用杀虫剂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性消

6、退.德国小蠊现场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残杀威、溴氰菊酯的抗性消退率分别达42.82%、49.70%、56.51%和74.77%.在实验条件下,1年内抗高效氯氰菊酯德国小蠊虫株由中度抗性(R/S=7.91倍)转为低度抗性(R/S=4.95倍);抗溴氰菊酯虫株由高抗(R/S=30.52倍)转为中度抗性(R/S=8.29倍),而抗残杀威、抗毒死蜱和抗乙酰甲胺磷虫株抗性水平无显着变化(表3).  2.4现场种群和抗性消退组不同时间(h)的致死效果与现场种群相比,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乙酰甲胺磷、残杀威、溴氰菊酯5种杀虫剂作用于德国小蠊抗性消退组后,死亡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

7、.  24h死亡率上升幅度分别为3.33%、13.33%、16.67%、20.00%和36.67%;48h死亡率上升幅度分别为53.33%、3.33%、6.67%、16.66%和16.67%;72h死亡率上升幅度分别为3.33%、0、0、6.67%和-33.33%(表4).  3讨论  德国小蠊适应能力强,其繁殖力也是其他蜚蠊的数千倍,数量更远远大于其他种类蜚蠊[10],目前几乎遍布全国成为优势种群[11].德国小蠊也是北京市丰台区的优势种群,本研究选择德国小蠊作为试虫,对丰台区蜚蠊的防制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