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改的思考

数学课改的思考

ID:26406787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6

数学课改的思考_第1页
数学课改的思考_第2页
数学课改的思考_第3页
数学课改的思考_第4页
数学课改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课改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课改的思考重庆市新课程改革在2010年正式实施,我们学校也开展得轰轰烈烈,根据我们学校的具体情况,学校提出了“学-导-练”课改模式,通过这一年多的课改,真正体会到新的体系在功能、内容、结构、评价以及实财会论文,..重庆市新课程改革在2010年正式实施,我们学校也开展得轰轰烈烈,根据我们学校的具体情况,学校提出了“学-导-练”课改模式,通过这一年多的课改,真正体会到新的体系在功能、内容、结构、评价以及实施上都有了重大的变化,给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提供了机遇。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能否通过教学方式和教学观

2、念的改变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关键在于教师的理念和态度。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主要从教师的观念,学生的特点,课堂的有效性,提高教师的内涵等方面来思考。一、让教师的观念改变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现在有许多人都在思考:为什么从小学到中学,都是中国人领先,可到了成年以后,我们的研究成果怎么就不如别人呢?有人说,中国水平和世界水平,只差“一步”,这“一步”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我们传统的课堂主要采取的方法是“满堂灌”──让学生多听一点;教出的学生是“记忆型”──学生的大脑都成了知识的仓库。但是,

3、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却是数学的运用与创新,这需要学生去主动探索。所以教师要改变以往利用单一的教学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教教材,要注意角色和方式的转变,由台前转至幕后,由主宰变成主导,同时积极实践多种教学模式,博采众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学生也要改变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过程。二、适应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和需求高中生的身体、心理发展正趋于成熟期,对事物充满着好奇,又有自己的见解,有时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不愿在公开场合表达。特别是我们学校的学生,

4、虽然成绩差,但在其他方面有特长,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应设置有效的三维目标激发提升,设置贴近学生的情境激发兴趣,设置有悬念的问题激发参与,设置开放的问题激发讨论,设置有挑战的问题激发独立思考,设置抽象的问题激发理解。进行这些设置,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准确定位有效的教学目标;精心设置导入,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正确把握问题的难度、坡度和密度,让学生努力后能接近或达成目标;以适当的调控营造和谐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度。三、关注教学方式的变革,切实提高课堂实效进入课改以来,课堂教学

5、方式在发生显著的变化,但在我们学校不可否认也有为热闹、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过分追求表象的现象充斥着我们的课堂。1、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要讲究课堂效率我们经常会看到在国际性的数学竞赛中,中国学生的成绩遥遥领先,这肯定得益于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原有的教学模式直接否定,而应该在知识的生成和双基的训练之间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我们教学追求的最基本的目标。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找到传统教学与主体教学合适的结合点,要把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在关键点的生成,要成为有效性的主体发挥,同时也要

6、注重基础的训练。2、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已成为中学数学课堂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运用着这一学习策略。表面上,这一过程学生的讨论很热闹,有生生、师生的互动,但这种活动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教师加强组织和指导。首先要重视合作内容的实效性:(1)凭学生一己之力难以探究、独立解决;(2)学生思路较多,不统一。其次要防止出现两极现象:①个别思维较好的学生主宰着讨论的过程,变成好学生的一言堂;②出现个别基础差的学生怠工现象,享受他人成果,乘机开小差。另外,既然是合作讨论,就要鼓励学生的新思路,不能拘

7、泥于教师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想法,否则长期这样会影响到学生讨论的热情。四、让教师内涵的提升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新课改呼唤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的内在素质是关键。教师应该通过自己不断的思考,思考课堂内容结构的设置、思考问题情境的设置等等来促进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在每节课的积累中不断深化、成熟。(1)内容结构的设置。数学课有时会给人一种仅仅做几个题的感觉,这只是一种表象。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对每一节课进行深入的思考,结合学生的特点思考三维目标的设置、思考难点和重点、思考它们的突破…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更应多加考虑,让

8、学生在独立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轻松地完成每一节课,掌握的不仅是几个题,更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2)问题情境的设置。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每个成功的课例都离不开独特的情境引入。创设问题情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上引用,好的情境引入可以承上启下、牵引全局,对课堂教学成功以否起着关键作用。它可以来源于生活,可以是史料的经典故事,可以对具体问题的反思等等,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是有趣的语言和故事,更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