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关怀视阈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建设论文

生命关怀视阈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建设论文

ID:26363714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6

生命关怀视阈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建设论文_第1页
生命关怀视阈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建设论文_第2页
生命关怀视阈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建设论文_第3页
生命关怀视阈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建设论文_第4页
生命关怀视阈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建设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命关怀视阈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建设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命关怀视阈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建设论文摘要:人的生命存在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基础,教育的终极价值与根本旨归在于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因此,现代德育工作建设必须以生命关怀为指导,认真思考教育与生命的关系,围绕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摘要:人的生命存在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基础,教育的终极价值与根本旨归在于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因此,现代德育工作建设必须以生命关怀为指导,认真思考教育与生命的关系,围绕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三大主题,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命价值取向,促进和完善生命的成长。关键词:高校;德育;生命教育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识码:A:1673

2、—2014(2011)04—0096—03现代化过程的核心要素是经济和科学技术,但根本目的却是人的发展和幸福,因此现代化过程与人文关怀密切相关。但是,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工具理性的膨胀和价值理性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人文道德素质的下降。人是一种自然存在,同时也是一种意义存在,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在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精心设计与运作人性化制度,建构新型的人文培育环境,才能真正确立道德意义世界,为大学生提供终极价值关怀和意义指向。一、高校德育工作的生命诉求(一)关注生命是教育的本质要求1、生命是教育的起点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这

3、种活动是以人的生命为基础的,人的生命存在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基础。离开了学生的生命,教育也就成了脱离实际的抽象的东西,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价值。因此,生命对于教育而言具有本体论的价值,生命是以“培养人”为质的规定性的教育的首要关注点。生命是教育的起点,教育因生命而发生。2、关注生命、弘扬生命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生命在教育领域的呈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中世纪的欧洲,儿童被认为是恶的,必须加以教育才能改变他们顽劣的天性。当时的教育成了鞭笞和体罚的代名词,教育不仅阻止了真正的人和生命的表达,而且扭曲了人的自然天性。直到卢梭之后,人的生命价值、情感才逐渐在教育领域

4、显露出来。教育视野中才开始出现完整的人。因此,现今的教育不能重蹈无视生命的覆辙,现代教育必须遵循生命的轨迹,认真思考教育与生命的关系,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和完善生命的成长。(二)提升生命质量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就高等教育而言,人文关怀是其核心理念,事实证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实现人的社会化,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必须重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因此,对生命存在的关爱和价值彰显,也就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认知式的理论学习和知识教化,更是理论见之于行动、又指导行动的内化了的思想道德信仰和能力的综合

5、体现,是显性的认知式知识教育与隐性的信仰式育人引导的结合。”DI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仅要重视认知式教育的发展,更要深入挖掘道德教育的信仰式意涵。因此,引导受教育者以虔诚和珍爱的态度对待生命,为个体生命获取意义提供前提;引导受教育者超越生命物性,升华生命境界,为个体生命趋向意义世界提供价值指引;引导受教育者以理想、信仰、责任构架生命支点,为个体生命完善和生命质量提升提供意义驱动就成为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重要目标。(三)开展生命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道德需要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繁发生,相关数据显示,自杀已经成为大学生死亡的首位原因,根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

6、对南京部分大学的调查发现,大学生自杀率约为20/10万,是全国平均自杀率的两倍。21与此同时,大学生轻视和伤害生命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刘海洋伤熊案,马加爵重大杀人案、大学生虐猫事件等等。这一系列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是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对生命价值的践踏,同时也是其自身生命意义的遗落和丧失。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重要储备力量,他们的成长不仅需要强健的体魄,更需要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道德。然而,高校德育中的生命缺失与高校学子由于对生命认识的无知而产生的生命困惑现状,使得生命教育成为大学生道德成长的迫切需要。面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新动态,高校德育工作必须

7、适时引入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以提高道德教育理论的解释力,体现道德教育的时代性。引领学生在对道德的追寻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生命。二、高校德育工作建设的生命之纬(一)生命与自我在古希腊的德尔菲神庙上镌刻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正是循着这句话,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哲学观点。人作为一种符号性的存在,只有在内力作用下,通过内在参照系统不断反思,才能逐渐实现认识自我的目标。而认识自我,不仅是个体确立自身身份的过程,更是个体确认其与世界的联系,建构自己的生命意义的过程。因此,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确立自我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根据美国

8、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大学生正处于自我认同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校思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