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349041
大小:349.68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26
《科学泰斗钱学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学泰斗钱学森钱学森同志,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堪称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实质性地超越了科学巨匠冯·卡门,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钱学森同志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
2、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一,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履个人简介钱学森,男,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
3、钱学森与珠峰计划钱学森去世后,“钱学森之问”成为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钱老提出的一个问题震撼了所有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回应“钱学森之问”教育部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这项计划的目的就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入选高校是国内16所著名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
4、通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这场“试验”,首先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学科开始。钱学森理论贡献①应用力学②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③工程控制论④物理力学⑤系统工程⑥系统科学⑦思维科学⑧科学技术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个人著作《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关于思维科学》《论地理科学》《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创建系统学》《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论第六次产业革命通信
5、集》所获荣誉1979年,加州理工学院授予钱学森最高荣誉“杰出校友奖”(但直到2001年12月,钱学森才正式接受这一荣誉)。1991年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中央军委授予的一级英雄模范奖章;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钱学森“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7年荣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09年11月13日,第二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授予钱学森“中国绿色贡献终身成就奖”。1956年,周恩来提议,毛泽东亲自拍板授钱学森
6、中将。作为科学家和工程控制论创始人的钱学森,经过毛泽东批准,穿着威严的将军服,戴着中将军衔,参加了中苏关于军事尖端技术的谈判。感动中国推选员阎肃,对钱学森老人这样评价: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寿至期颐,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个人语录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
7、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1块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我在美国前3、4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姓钱,但我不爱钱。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栗,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伟大国家。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我认为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而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的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
8、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中国大学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神殿门,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