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的历史发展与反思

对外开放的历史发展与反思

ID:26348583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6

对外开放的历史发展与反思  _第1页
对外开放的历史发展与反思  _第2页
对外开放的历史发展与反思  _第3页
对外开放的历史发展与反思  _第4页
对外开放的历史发展与反思  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外开放的历史发展与反思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外开放的历史发展与反思摘要:从经济特区的设立到“点—线—面”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国的自主开放之路已经走了三十年了。以2001年加入WTO为界,这三十年的道路可以分为两大历史阶段。每一阶段都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但总体而言中国的对外开放都是在适应历史的形势下从政策引导型的渐进式开放走向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制度化的全面开放阶段。  关键词:对外开放;历史发展;反思    自1978年以后,中国的对外开放在中国历史上才真正走上了自主开放的道路。反思这三十年的历史,能为今天对外开放战略适应国内外新形势提供

2、一定的借鉴,也借此来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的对外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可以以2001年加入WTO为界分为两大历史阶段。    一、1978—2001年——政策引导性的渐进式开放阶段。这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为1978—1991年,政策引导下的渐进式开放格局的形成阶段  1.主要表现在于:首先,点—线—面的渐进开放格局的形成。从1979年经济特区的设立,到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天津、青岛、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到1985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

3、、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初,又把沿海经济开发区扩大到山东半岛以及河北、广西等沿海其他地区的许多市、县、镇。1988年4月,中央决定成立海南省,并作为最大的经济特区对外开放。至此,点—线—面的开放格局形成。其次,对外开放的形式主要以招商引资为主,偏向外源性发展“1979—1984年利用外资171.5亿美元,其中对外借款130.5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30.7亿美元,外商其他投资10.4亿美元。”[1]而这个阶段的招商引资又主要表现在规模的扩张,大都是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形式。

4、再次,对外开放的动力主要来自政府的特殊政策,经济特区的“特”字的含义就在于特殊政策,主要形式包括以税收的优惠政策及各类生产要素价格的低廉等来吸引外资。  2.对这个历史阶段的反思:首先,这个阶段伟大历史贡献在于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注入了活力。“中国通过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使经济发展不断与国际的市场经济体制接轨,迫使传统体制所把持的领域不断受到外部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和压缩,从而使对外开放成为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基本动力源。”[2]同时外资的引进为中国这个后发现代化国家提供了资本,管理经验,生产技术等重

5、要的生产要素。其次,这段开放的历程主要是由于利用特殊政策来开启的,加之对外开放格局是渐进式形成的,这就造成了中国发展中的地区差距和所有权的差距及产业,部门间开放发展的分割和差异。再次,这个历史阶段的对外开放产业结构中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耗费型为主。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历史的必然即世界范围内劳动密集型和资源耗费性产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同时也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1992—2001年,在上个阶段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基础上,“政策性开放”背景下地区间竞争开放格局的形成  主要表现

6、是在延续中央给地方政府经济自主权,给予外资特殊优惠待遇的政策背景下,形成了地方一定程度上“无底线”竞争格局。实质上是一种“政策性开放”——“地方政府积极向中央政府寻租,以此获得比其他地区更大的优势,其次地方政府通过分配这些租,使外资获得更多的特殊优惠待遇,从而推动各个地区以吸引外资为主导的开放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博弈及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格局。”[3]加之国家对地方的“放权让利”及“分灶吃饭”、“财政大包干”等政策的实施及对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数字化,致使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7、一定程度的“无底线”竞争格局,从而造成地方政府行为扭曲下的对外开放效应。  第一,从静态角度看,对外开放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增值外流。由于地方争相利用税收等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的竞争,对外资的优惠政策一再突破国家底线,所得税、营业税由“三免两减半”变成了“五免三减半”,个人所得税也要免交。“据统计,仅福州市每年外商转移的利润就在10亿元以上,流失税款达1亿元左右。而广州著名的跨国企业宝洁公司曾一次避税8149万元。全国有近50万家外企,保守估计也有300亿元的税收流失。”[4]加之有的地方政府还在土地批用

8、上,对外资大开方便之门。“比如苏州将地价从原来的每亩20万元降到了15万元,昆山则由原来的15万元降到了10万元,而无锡甚至降到了2万~3万元。而事实上,长三角一带,每征一亩地必须上国家6万元征地费,再加上老百姓的补偿费、搬迁费和‘四通一平的建设费用’,一亩地的成本至少在12万元以上。据估计,光是拼地价一项就送出去几个亿。”[5]  第二,引进外资的形式多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性,在地方政府的“扭曲效应”下,对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