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新课件

针灸推拿新课件

ID:26343808

大小:2.74 MB

页数:97页

时间:2018-11-26

针灸推拿新课件_第1页
针灸推拿新课件_第2页
针灸推拿新课件_第3页
针灸推拿新课件_第4页
针灸推拿新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灸推拿新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针灸、拔罐、推拿疗法经络一、经络的概念及意义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经脉包括经脉和络脉,“经”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是经脉别出的分支。两者在体内的循行方向和分布深浅个不相同。从经络循行的走向来看,经脉是直行的干线,络脉是横行的分支;从经络分布的深浅来看,经分布在较深部,络分布在较浅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体各部位的功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协调和平衡。一、十二经脉的命名十二经脉的命名

2、是结合“手足、阴阳、脏腑”、三个方面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即各经都是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的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根据阴阳学说而结予不同的名称。十二经脉以阴阳来表明它的属性,凡与脏相属,循行在四肢内侧的经脉叫做阴经。凡与腑相连属,循行在四肢外侧的经脉叫做阳经。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即手三阴(肺、心包、心)、手三阳(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胃、胆、膀胱)、足三阴(脾、肝、肾)的总称。十二经脉是经络学说的主要部分,又称十二正经。根据阴阳衍化的道理分为三阴三阳。肺、心包、心位在胸膈以上,属三阴经,所以

3、它的经脉分布在上肢内侧,属阴,为手三阴经。大肠、三焦、小肠基于脏腑表里相关理论,腑经随脏的原则,属三阳经,所以它的经脉分布在上肢外侧,属阳。为手三阳经。脾、肝、肾位居胸膈以下,属三阴经,所以它的经脉分布在下肢内侧,属阴,为足三阴经。同样,胃、胆、膀胱三腑因表里相配,而分布在下肢外侧,属阳,为足三阳经。把各经按照所属脏腑,结合循行于四肢的部位,就可订出十二经脉的名称。即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4、。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在四肢的排列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但足三阴经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其排列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处足厥阴经同足太阴经交叉后,循行在太阴和少阴之间,便成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纵贯全身。六条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即上肢的内侧为手三阴经;下肢的内侧为足三阴经。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的外侧和头部、躯干,即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三、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十二经脉有一定的顺

5、逆循行方向,并且相互衔接,彼此沟通,彼此通气,构成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腑(胸)。任脉:总任一身阴经之意,称为“阴脉之海”。督脉:总督一身阳经之意,称为“阳脉之海”。针灸针灸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在临床上,针刺和艾灸常结合应用,故通称针灸。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灸方法及临床治疗等部分。经络与腧穴一、概述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路,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

6、的部位。二、十四经的分布概况十四经包括隶属于脏腑的十二经脉和前后正中线的任脉、督脉。凡分布在上肢掌面、下肢内侧和胸腹的经脉,,及头身前正中线的任脉,称阴经;凡分布在上肢背面、下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及头身后正中线的督脉,称阳经。形于上肢的经脉称手经;形于下肢的经脉称足经。阳经在外侧为表,阴经在内侧为里,阴经和阳经有一定的表里关系。腧穴(一)腧穴的分类1、十四经学简称“经穴”即是分布在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腧穴。现有的361个穴中,有309对双穴,52个单穴。2、经外奇穴简称“奇穴”,有一定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

7、但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些腧穴历代都有发现。3、阿是穴又称“天应穴”。古代称“以痛为腧”。即在身体上暂时出现的压痛点或反映点。这一类腧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一)腧穴的主治规律1、近治作用2、远治作用3、特殊作用腧穴的定位法(一)骨度法(二)体表标志法1、固定标志2、活动标志(三)指寸法指寸法即手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志,进行测量定穴的方法。1、中指同身寸法:以病人中指中节内侧两端横纹间,作为1寸。2、拇指同身寸法:以病人拇指并节横纹为准,作为1寸。3、横指同身寸法:以食、中、无名指、小指并拢,

8、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横量为3寸。十四经穴一、手太阴肺经本经从胸走手,经穴中府、云门、天府、孔最、列缺、少商等11穴。本经在食指的末端与手阳明经相接。手太阴肺经穴位定位主治针刺法手太阴尺泽仰掌,微屈肘,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之桡侧凹陷处咳嗽、咯血、肘臂酸痛直刺1-1.5寸孔最前臂桡侧,腕横纹上7寸咳嗽,咯血,肘臂不能屈伸直刺1-2寸列缺桡骨茎突上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