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301281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5
《简析传播视角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性的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析传播视角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性的思考[论文摘要]从传播视角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性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具有必要性。从传播视角审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营造平等的传播环境、运用多种传播方式、重视传播效果的反馈,以切实增强其有效性。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有效性 时代的发展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在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切实增强其有效性。教育传播学表明,教育与传播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教育传播是教育信息的传递活动。”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
2、教育可以看作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主要教育信息的传播活动,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教育者)、受众(教育对象)、传播方式(教育方法)、信息(教育内容)等基本因素。事实证明,不同的传播方式会导致不同的教育效果。 一、从传播视角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性 一是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力的内在要求。当前,社会思潮的传播渠道呈现多元化状态,人们对各种社会思潮的了解方式呈现多样性特征。在各种社会思潮中,既有马克思主义的,又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谁的传播手段先进
3、、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行,谁就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受不同传播方式的影响,人们通常会在潜移默化中信仰一种“主义”,从而影响自身的思想和行为。这就要求我们注重运用符合教育规律和教育对象思维特点的多元化、复合型现代传播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马克思主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以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力。 二是引导人们有效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侵蚀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不同意识形态相互交织,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从未改变,并且在意识形态的传播、渗透、强化等方面处于优势。他们借助越来越隐蔽
4、的传播方式,加大文化输出和思想文化观念渗透。针对我国思想领域,美国中情局还专门制定了《十条诫令》,提出:“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等和新式的宗教传播”从多方面侵蚀人们的正确价值观,进而达到颠覆中国的目的。西方敌对势力借助网络和通信技术,凭借其优势进行思想文化渗透。鉴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注重传播方式创新,并且“不能为错误的思想观念提供传播渠道”,借助现代传播方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到教育对象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引导他们有效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 三是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范式转换的必
5、然要求。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往往把教育对象当作被动接受的“客体”,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进行教育”,而较少考虑教育对象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容易造成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不理想。实践证明,“任何一门科学,都是在范式转换中实现自己的前进的。范式转换是成熟科学通常的发展模式”。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多学科方法的深层次交融。因而,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性,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领域,仅仅通过一门学科来探讨这一领域是有限的。借鉴传播学的方法,要求我们以传播方式创新为契机,充分尊
6、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由“传播者本位”向“受众本位”的范式转换,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以充分调动教育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I生。 二、从传播视角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性的可能性 从传播视角审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性,我们已经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准备。 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为从传播视角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有一个使用频率很高、含义很广的概念——“交往”。根据有关著述我们不难看出,他们所说的“
7、交往”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个层面。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精神交往指的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其中,精神交往的形态包括舆论、宗教、文艺、宣传、新闻等,精神交往的媒介包括语言、文字、报刊等等,这些基本观点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在现代传播学中,传播指的是以“信息”(广义上的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问的社会关系。可见,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涉及的对象和范畴具有共性的地方。从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论述的“精神交往”理论内在地包含了传播学的基本要素与具体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可以看作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借助
8、一定媒介所进行的精神交往。如果没有两者的精神交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难以发生与发展,更谈不上理想的教育效果。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为从传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