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ID:26289091

大小:1.82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25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_第1页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_第2页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_第3页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_第4页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输血安全管理制度内二科2015年5月三输血查对制度1.接到输血医嘱后,两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2.由医院专门人员将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3.接到血库通知可以取血后,先测量患者体温,体温正常者通知血库送血;高热者通知医生。4.运送中心送血到病房后,经两名医护人员进行三查后签收。5.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共同核对:①血型检验报告单上的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②供血者和受血者的

2、交叉配血结果;③血袋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封口是否严密,有无破损;④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的受、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由两人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全名。6.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再次对上述项目进行核对,同时让病人自诉姓名及血型(包括Rh因子),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7.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用盐水。不得自行储血。不得长时间放在温室中

3、或置于无温度监控的冰箱中。血液发出后原则上不能退回,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血液离开冰箱超过30分钟,由迹象表明血袋已被打开或有任何现象应当报废。8.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连续输血时,输血器12小时更换一次。9.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重新核对病历、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

4、配血实验记录;(3)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血库值班人员。10.输血的时间限制:血液一旦离开正确的储存条件就有发生细菌繁殖或丧失功能的危险。(1)全血或红细胞应该在离开冰箱后30分钟内开始输注,一袋血要在4小时内输注完毕(室内温度过高要适当缩短时间)。一袋血4小时内未输注完毕则应废弃。(2)浓缩血小板收到后尽快输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每袋血小板应在20分钟内输注完毕。(3)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融化后应尽快输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对成年患者来说,200ml新鲜冰冻血浆应在20分钟内输完,一个单位的冷沉淀应

5、在10分钟内输完。11.有多种成分血液成分需要输入时,应优先输血小板。12.输血过程中监测(1)对每袋输注的血液应在输血开始前,输血开始时,输血开始后15分钟,输血过程中每小时,输血结束后4小时对患者进行监测(重点放在输血开始后的最初15分钟)。(2)监测指标为患者一般情况、体温、脉搏、呼吸速率、血压、体液平衡情况。(3)输血完毕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将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至少保存一天。13..血液加温问题(1)一般输血不需加温。如输血量较大时可加温输血的肢体以消除静脉痉挛。需要加温的情况为:大量快速输血,成人大于5

6、0ml/(kg.h);婴儿换血;患者体内有强冷凝集素。(2)血液加温应在专用血液加温器中进行,不得在装有热水的容器中加温。14.加压输血问题:加快输血方法是加压输血,加压输血应在采用专门设计的加压输血器或血泵。若没有加压输血设备可选择下列方法之一种:(1)将血压计袖带围绕血袋,然后打气使袖带充气胀起来,便可起到加压的作用。(2)把血袋卷起来用手挤压是一种较为简便的加压方法,但血袋内的空气必须很少。15.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并返还血库保存。16..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

7、血袋次日由工作人员送回血库至少保存一天。17.严禁一位护士同时予两个患者核对血交叉、采血、两名医务人员一次只能为一位患者核对血交叉、采血、输血。同时输注不同的供血者和、不同成分的血制品,一定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18.输血前必须确认患者已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一、发热反应发生于输血开始后15min∼2h,寒战、热、T:39∼40℃,伴皮肤潮红,头痛,Bp无变化30min∼2h后缓解。1.发热原因免疫反应致热原细菌污染和溶血输血反应处理2.治疗a.即减输血速度或停输血;b.抑制发热,抗组织胺药;阿斯匹林,1g∼4g/次,1次/小

8、时;异丙嗪25mg。3.预防措施:⑴用无热原技术配制保存液,严格无菌操作,无菌用具。以去除致热原。⑵交叉配合:选用洗涤Rbc,或用过虑器。二、过敏反应表现:皮肤红斑、荨麻疹、瘙痒处理:停止输血,应用抗组织胺药物。特点:输入后立刻发生反应,咳嗽、呼吸困难、面潮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