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萌发期耐冷性评价技术规程

寒地水稻萌发期耐冷性评价技术规程

ID:26245940

大小:6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4

寒地水稻萌发期耐冷性评价技术规程_第1页
寒地水稻萌发期耐冷性评价技术规程_第2页
寒地水稻萌发期耐冷性评价技术规程_第3页
寒地水稻萌发期耐冷性评价技术规程_第4页
资源描述:

《寒地水稻萌发期耐冷性评价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B23/T××××—××××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18-XX-XX实施2018-XX-XX发布寒地水稻萌发期耐冷性评价技术规程DB23/TXXXX—2018DB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ICS65.020.20B051DB23/TXXXX—2018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世臣、丁国华、王彤彤、白良明、曹良子、张凤鸣、夏天舒、洛育、王曼力、马文东、孙兵、李佳锐、

2、姜辉、宋丽娟。IDB23/TXXXX—2018寒地水稻萌发期耐冷性评价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寒地水稻萌发期耐冷性评价的术语和定义、仪器、测定方法、结果计算及评价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寒地水稻萌发期耐冷性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3543.4-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萌发期耐冷性在10℃恒温下培养10d种子的发芽能力。3.2萌发

3、期耐冷性评价进行标准发芽试验,用发芽率对萌发期耐冷性进行评价的方法。4仪器4.1数种设备应符合国标GB/T3543.4-1995中5.1.1的规定4.2培养箱(控温范围10℃~60℃)4.3培养皿(直径12cm)4.4低温培养箱(控温范围0℃~20℃)5测定方法5.1准备试验样品从经充分混合的净种子中,用数种设备取400粒,每100粒种子为一次重复,共四次重复,并于培养箱中47℃处理48h。2DB23/TXXXX—20185.2发芽床准备纸床(纸上)应符合GB/T3543.4-1995中6.2.1规定,纸放在培养皿内(直径12cm),纸大

4、小与培养皿吻合。5.3置床将数取的种子均匀排在发芽床上,粒与粒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然后加水至刚没过种子为宜。在培养皿侧面贴上标签,标明样品编号、置床日期、重复次数等,并将信息在试验记录簿上登记。5.4低温培养将置床的种子放入低温培养箱中恒温10℃培养10d。每天换水1次,发现发霉种子,取出清洗,发霉严重应更换发芽床。5.5数据调查芽长达到种子长度一半或根与种子等长时记为发芽,记录发芽粒数。发芽率(%)=(发芽粒数/供试总粒数)×100%。5.6重新试验应按GB/T3543.4-1995中6.7规定执行。6结果计算计算结果以百分率表示。用四次

5、重复结果的平均数表示发芽率。平均百分率修约到最近似的整数,修约0.5进入最大值中。7评价标准根据发芽率与耐冷性的关系,将水稻萌发期耐冷性分为3个等级,各级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水稻萌发期耐冷性的分级标准级别发芽率耐冷性180%以上强260%~79%中359%以下弱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