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212383
大小:107.5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5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的第一性问题(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和同一性问题(区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局限性: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本原。(局限性: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辩证唯物和历史
2、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优点: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下列说法均属于唯物主义: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天地合而万物生。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气者,理之依也。4、唯心主义:主观唯心: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识,感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掩耳盗铃。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物是观念的结合,存在即被感知。我思故我在。心外无物。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眼开则
3、花明,眼闭则花寂。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心想事成,梦想成真。客观唯心: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理生万物。上第七天创造世界。现实世界是理论世界的影子。5、辩证法和形而上学6、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8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征)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时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
4、,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离开物质谈运动——主观唯心。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3、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规律是普遍的。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不能违背它。4、意识: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从意识本质上看,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正确的、错误的、具体的、抽象的、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意识(一切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作用:人能
5、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的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5、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决定意识,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
6、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8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使实践误入歧途,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方法论:在坚持实践第一的前提下,重视认识的作用。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6、真理的含义:标志着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是具体的。)7、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的认识总是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因素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认识无限性的意义:
7、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根本性质)。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1、联系:(1)联系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和周围事物联系着;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相互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