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赣南山区新农村建设中的防雷减灾工作

论赣南山区新农村建设中的防雷减灾工作

ID:26198153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5

论赣南山区新农村建设中的防雷减灾工作  _第1页
论赣南山区新农村建设中的防雷减灾工作  _第2页
论赣南山区新农村建设中的防雷减灾工作  _第3页
论赣南山区新农村建设中的防雷减灾工作  _第4页
论赣南山区新农村建设中的防雷减灾工作  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赣南山区新农村建设中的防雷减灾工作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赣南山区新农村建设中的防雷减灾工作廖书红熊小卫蒋蜀南  摘要阐述赣南山区农村中的雷电防护现状,分析山区农村雷电灾害事故的成因,提出新农村建设中的防雷减灾防护措施,为新农村建设中防雷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雷电灾害;现状;成因;防护措施;赣南山区    1新农村建设中防雷减灾的战略意义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确定中央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政府新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目前各地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已深入开展,但由于对雷电的认识和雷电灾害防御意识不到

2、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发展要求。这些要求凸显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做好新农村建设中防雷减灾工作具有其特殊的战略意义。  2赣南雷电特点与农村雷电防护现状  2.1赣南雷电特点  赣南雷电日主要集中在3—9月。最集中的月份为8月,其次是7月,全市全月基本有95%天内出现雷电。10月至次年2月雷电日出现相当少。从年变化上看,雷电日年平均达145d,占全年天数的40%。江西雷暴日数分布由南

3、向北逐渐减少,而赣南山区17个县(市)地形复杂,最多年雷暴日数出现在赣南的会昌;全省历年中出现年雷暴日数≥100d的共有6个县,其中出现3年的有赣南的会昌和寻乌;出现1年的有赣南的龙南、定南。  2.2赣南农村雷电防护现状  2.2.1农村防雷措施基本空白。除乡镇政府及管理机关、部分中小学、通信基站、广播电视、电力设施等少量机构、设施采取一定防雷措施外,多数农村居住房、乡村公共(公众)场所等人员密集区基本上没有采取任何防雷措施;农村电力、通讯、广电等设施防雷措施不完善不规范,疏于管理,入户后给民宅留下严重雷电安全隐

4、患(农村雷击事故中不少是因电力、通讯等线缆引雷入户造成的)。  2.2.2农村建房疏于规范管理。其选址、布局缺少规划和防雷评估、论证。房屋零散分布、依山傍水而建,相当部分甚至建在诸如迎风坡面的山坡下、山塘、水库边上,空旷的农田中间、水陆交界处、高大树木旁等极易遭受雷击地段。  2.2.3缺少防雷安全意识和防雷基本常识。部分农民对将临的雷电危害,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甚而有“引雷”的不当举措,加大雷击概率[1]。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缺乏防雷意识,科学防雷安全意识还十分薄弱。不注意多渠道获取雷电预警信息,在即将出现或

5、正发生雷电灾害天气时不及时采取科学防雷措施躲避。如:2009年5月的一个雷雨日,于都县靖石乡山顶上的空旷庙前,一守庙人在雷电交加的午后清扫,结果一雷电击中其面部,造成嘴巴严重变形,伤势严重;二是缺乏科学避雷措施。如:2007年5月28日下午,一个大火球降落在于都县葛坳乡陈田村下陈组屋背后的山顶上一座石头砌成的戏台下,当时击倒了在戏台下躲雨的2名村民,戏台顶上2根从远处拉至戏台的电线被击断,并多人具有触电的感觉。据现场人员介绍,击倒的2人当场人事不醒,且其本人由于携带手机在身而被击伤,手机受损。  3赣南农村雷电灾害

6、事故的成因  3.1赣南的地理环境与天气气候影响  赣南处江西南部,武夷山脉、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的交汇地带,属亚热带的南缘,呈典型的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地势南高北低,四周高山环绕,中部丘陵起伏,小盆地散布,河流汇聚。赣南农村多位于山区腹地,山脊之间,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暖湿气流不断膨胀上升,而上空干冷气流密度相对较大,沿山脉下沉,从而形成抬升对流云,沿山脉移动。地形的辐合抬升作用,易造成对流云的强烈发展,形成积雨云,积雨云遇山地阻挡,加之迎风面有上升气流影响,使得积雨云在山地的迎风面滞留时间增长,从而导致积

7、雨云在赣南山区上空出现的频度、时间增加。赣南山区的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造成其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特征,受暖湿气流的影响,雷暴活动特别频繁,出现概率高于平原地带,极易产生强对流天气,特别是夏季雷电活动频繁,雷击密度大。3.2农村山区防雷电受到的限制多  首先,在地理环境方面。山地、水塘和河流边雷电活动更为频繁,农村有些房屋本身就建造在雷电多发区,易受雷电袭击。农民又大多是在野外劳作,遇到雷雨天气,很难找到安全的躲避场所。其次,农村住宅没有防雷措施。农村住宅由农民自行修建,基本没有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电源线、电话线、

8、信号线等大多是随意架空引入住宅;有线闭路电视局限于小部分农家,大部分的电视天线架设屋顶,雷电活动时极易成引雷线,造成家电损坏,甚而人员伤亡。第三,农民缺乏雷电防护知识。遇到雷雨天气,常常把旷野上的独立茅棚、亭子、碑楼、大树、屋檐等当作避雷雨的“安全场所”,这恰恰犯了避雷大忌。第四,由于山区农村面广,农民居住分散,通讯设施相对落后,雷电监测预警信息无法及时传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