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163849
大小:842.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11-24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实验二活性污泥生物相及藻类形态观察实验三微生物的染色实验四微生物细胞数的计数实验五活性污泥不同微生物种群的分离培养与鉴别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一.目的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保养。(高、低倍镜的使用)2.观察蓝细菌、霉菌、酵母菌、放线菌的个体形态,学会生物图的绘制。二.实验器材1.光学显微镜2.示范片:颤藻、曲霉、青霉、酵母菌、放线菌。1-1三.实验内容(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1.构造机械部分:镜筒(双筒,两筒间距离可调,上装有目镜)转换器(3孔,装有物镜)载物台(中央圆孔、弹簧夹
2、、移动器)调节器(粗调、细调)镜臂(支撑作用)镜座(上有光源,亮度可调)光学部分:目镜(10×、16×)物镜(低倍镜10×、高倍镜40×、油镜100×)聚光器(内有光圈调节)光源(光量可调)1-2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物镜上的标识:1.25(0.65、0.25)100(40、10)160/0.17↓↓↓↓数值孔径放大倍数镜筒长盖玻片厚度数值孔径:N.A.=n﹒sinα/2n—玻片和物镜之间的折射率。α—光线最大射入角。分辨率(最大可分辨距离)=λ/N.A.λ—波长1-32.显微镜的使用低倍镜的使用(1)双手取出显微镜置于实验台上,接上电源,打开开关
3、,调节合适光量。(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移至正下方。调节两目镜镜筒间的距离。(3)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夹住,移动观察对象于圆孔正中。(4)侧视物镜,转动粗调将载物台上移,至载玻片距物镜头约5mm时停止。(5)双眼向目镜里观察,同时旋转粗调节器使载物台缓慢下移,若标本显出但不清晰,可用细调节器调至清晰。若粗调旋转太快,超过焦点没有看到标本,则必须重复(4)、(5)步骤。不能在眼睛观察目镜的同时旋转粗调,以防物镜与载玻片相碰撞,造成损坏。1-4高倍镜的使用在用低倍镜找到观察目标后,若需要进一步放大观察,将其移到视野中央。用转换器将高倍镜移到镜筒下方,将光量调大一
4、点。若标本不清晰,用细调上下转动使之清晰。(此时不再动粗调)3.显微镜的维护(1)将载物台降至最低,取下标本片。(2)将光量调至最小,关上电源。(3)用镜头纸先檫目镜、物镜,再擦显微镜其它部分。(4)将显微镜放入镜箱,还原。1-5(二)微生物形态的观察1.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颤藻、曲霉、青霉、酵母菌、放线菌、星藻示范片。2.画出微生物形态图,并标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0颤藻1-6实验二活性污泥生物相的观察一.目的1.学习测量微生物大小。2.学习用压滴法制作标本片。3.观察几种原、后生动物,菌胶团及藻类个体形态。二.实验器材1.活性污泥混合液。2.单胞藻、新
5、月藻、草履虫等示范片。3.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4.目测微尺、物测微尺。2-1三.实验内容1.微生物大小的测定(1)标定目镜测微尺装在目镜上的目测微尺中央刻有等分为100格或更多格的标尺,使用前要用物测微尺标定。物测微尺中央刻有1mm长的标尺,等分为100格,10μm/格。将物测微尺的刻度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镜找出物测微尺的刻度,移动物测微尺使其第一条线与目测微尺的第一条线重合,顺着刻度线找出另一条重合线。算出低倍镜下目测微尺每格的长度。换高倍镜用同样方法标定出高倍镜下目测微尺每格的长度。2-2测微尺示意图(2)微生物大小的测量将物测微尺取下,换上标本片,选择适
6、当物镜测量微生物的长度和宽度占目测微尺的格数,再按目测微尺1格的长度算出微生物的长度和宽度。2-32.压滴法观察活性污泥中生物相(1)压滴法制作标本片用滴管取活性污泥混合液一小滴,放在载玻片中央。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混合液接触,然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使其盖在混合液上。片内不能有气泡。(2)观察活性污泥中生物相先用低倍镜观察活性污泥中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画出所观察到的生物形态图。标明名称、放大倍数和微生物的大小。2-4四.实验结果1.低、高倍镜下目测微尺每格的长度。2.画出2~3种污泥中所观察到的生物形态图。标明名称、放大倍数和微生物的大小。3.画出两种藻类生物
7、形态图,标明名称、放大倍数和微生物的大小。。3.观察几种藻类的个体形态观察几种藻类的个体形态,画出生物形态图,标明名称、放大倍数。2-5实验三微生物的染色一.目的1.学习微生物的染色技术,掌握微生物的单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2.学习油镜的操作。3-1二.染色原理和油镜的工作原理1.油镜工作原理油镜的放大倍数最大(100),故镜头焦距短,直径小,但所需光照强度却最大。从标本片透过的光线是从玻片进入空气,再进入镜头。由于玻璃和空气的介质密度不同,有些光会因折射或反射而不能进入镜头。物象就显现不清。为了不使通过的光线有所损失,须在油镜与玻片之间加入折射率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