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无公害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无公害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荷尼古丽·阿不都克热木 摘要草莓是果树中结果最快、成熟最早、植株最小、繁殖最易的植物,除鲜食外,还适合加工成果酱、果汁、罐头、果酒等。介绍了无公害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苗、定植、扣棚、温湿度调控、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适收采收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草莓;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草莓属于蔷薇科草莓属,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其果实色泽艳丽,柔软多汁,酸甜适度。浆果中含糖6%~12%,有机酸1.0%~1.5%,蛋白质0.4%~0.8%,每100g果实中含维生素C50~120mg,比苹果和葡萄高10
2、多倍,并含有丰富的磷、钙、铁、锌等矿物质。草莓是果树中结果最快、成熟最早、株树最小、繁殖最易的植物,除鲜食外,还适合加工成果酱、果汁、罐头、果酒等。草莓适应范围广,其栽培区普及世界各地[1-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工业的发展,对其需求量越来越大,发展草莓生产具有广阔的前景。现将无公害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培育壮苗 选择灌排方便、土壤肥沃、前茬未栽培过草莓的田块。越冬前进行深翻,以改善土壤性状,减少病虫害发生。繁苗田选好后施足基肥,准备好排灌设施,定植前土壤施杀虫剂,以防地下害虫伤根。选择长势健壮、丰产性好、果形及品质符合品
3、种特性的植株,利用其抽生的匍匐茎苗作为繁苗母株。秋季以20cm左右的株行距假植于田间,翌年在日平均气温12℃以上时将母株定植于专用繁苗田,如选用组培苗或脱毒苗作为母株会获得更好的效果。设施栽培选用的壮苗标准一般为:根系发达,一级侧根25条以上;叶柄粗短,长15cm左右,宽3cm左右;成龄叶5~7片;新茎粗1cm以上;苗重25~40g/株;花芽分化早,发育好;无病虫害。 2定植 定植时间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取宽、窄行栽植,通常在做好的垄上栽双行,行距为35~40cm,穴距25~30cm。栽植深度以“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宜,过深会影响新
4、叶的发生,并导致新株死亡;过浅部分根系暴露,水分蒸发量大,且吸水困难也会影响成活。塑料大棚在8月中旬以前完成定植,尽量选择阴雨天和傍晚栽植[3-4]。 3扣棚 适时扣棚保温是草莓保护地栽培技术中的关键。扣棚保温适期是当外界夜间气温降到8~10℃时,一般温度在5℃以下,草莓进入休眠;夜间6~7℃为保温期临界温度。具体时间日光温室是在10月上中旬,保温采用3~4层透明膜,即地膜、连体小拱棚和大棚内外层。棚外层应采用聚氯乙烯无滴膜。应该注意的是如果早扣棚,扣完棚后扣地膜;如果晚扣棚必须先扣地膜,要求在土壤封冻前完成。早春苗开始活动后,随即将苗破地膜掏
5、出,将老叶全部摘掉,并用果筐编织袋将其清除至棚外,风干后统一焚烧,防止病虫滋生和蔓延。 4温湿度调控 扣棚后,12∶00以后(晴天时)温度在35℃以上,应及时放风降温,使白天温室温度维持在28~30℃,夜间12~15℃,最低不能低于8℃。随着温度不断下降,夜间棚膜上应及时放置草垫保温,当夜间室内温度降到8~10℃时,早晚开始揭放草苫。人为调节室内温度,靠白天揭盖草苫的早晚和中午扒开放风口大小、放风时间来调节。扣棚后约30d开始现蕾,现蕾期白天温度25~28℃,夜间10℃为宜。夜温若超过13℃,将导致腋花芽退化和雌雄蕊发育受阻。开花期温度管理非常
6、关键,室内白天23~25℃,夜间8~10℃为宜。草莓花药开裂所需最低温度11.7℃,适宜温度为13.8~20.6℃,温度过低花药不能开裂,影响授粉受精。开花期室内温度不能过高。果实膨大期室内温度维持在20~25℃,夜间6~8℃。扣棚后室内湿度非常高,一般早晨能达到100%。湿度大不利于草莓正常生长发育,且易发生病害。铺地膜时将土壤全部盖严,可采用滴灌等,以降低湿度;中午前后放风降湿为最佳选择时间,其他时间降湿应以先保温为原则。5花果管理 扣棚加温后,植株长出1~2片幼叶时喷10~20mg/kg赤霉素,每株喷药液5mL,间隔1周,按长势强弱可酌情喷
7、2~3次,促进生长发育。放蜂可促进授粉,在整个花期均可进行,放养量以30只/hm2蜂箱为宜,授粉期间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花蕾分离至一、二级序花开放时,根据限定的留果量,疏除后期未开的花蕾。草莓垫果最好采用地膜覆盖,也可在现蕾后铺上切碎的稻草或麦秸。在果实采收后应及时撤除垫果材料。浆果采收后,割除老叶,只留刚长出的心叶,注意不要伤害生长点。把割下的叶片集中烧毁或深埋。果实发育期发生的匍匐茎,应及时摘除,可喷施多效唑、青鲜素或矮壮素等抑制匍匐茎的发生。 6土肥水管理 保护地栽培草莓采用高垄栽植,一般不需中耕,地膜覆盖时期应根据气候环境和
8、栽培要求而定。为越冬防寒一般在土壤封冻前浇足封冻水,3~5d后地表稍干时进行覆盖(11月中下旬)。以提高地温为主要目的,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