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147171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5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教育模式探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教育模式探讨张学武柳明洙李天洙【关键词】提高 关键词:教育模式;研究生培养质量;整体素质;导师队伍 目前硕士研究生教育基本上包括两个阶段:课程阶段和课题阶段。课程阶段基本上为一年,以集中授课为主;进入课题阶段后,除了与导师接触外,基本为“单干”,这种培养方式很难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加之受到扩招的影响,硕士研究生的质量受到强烈的冲击。我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点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通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对研究生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探讨,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整体素质的培养 1.1科研能力的
2、培养 1.1.1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年会、学术报告及研究生学术活动月的活动,扩大知识面,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学习各种先进的实验技术与方法。以教研室为单位,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由导师、研究生进行专题报告,围绕一个专题进行讨论,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寻求真理。研究生的开题报告由导师组成的审查小组把关、阶段性实验完成情况定期向导师汇报。 1.1.2早期走进实验室导师通过学习国、内外的教育模式,汲取了一些培养研究生的先进经验。从入学第一学期开始就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实验项目,要求他们到图书馆或通过inter查
3、阅文献,在集中授课时间内利用晚上、双休日、寒暑假等时间进行科研实验。不但使学生掌握了一些常用的实验技术,而且为今后的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甚至有部分研究生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1.2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对研究生来讲可以说是一种悟性。悟性的培养需要有一种良好的研究气氛。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全天候开放实验室、研究室,学生有新思路可以随时在实验室动手实验;另一方面以导师的科研课题作为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让研究生参与导师的部分课题,既能完成实验任务,又能锻炼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近两
4、年来本学科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大都发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 1.3人文素质的培养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必选课程和任选课程,提高研究生人文素质应该渗透到各类课程学习中。在政治理论课学习中,引导他们继续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前人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坚持真理、修正谬误的科学精神,以提高研究生的道德修养。在进行选课过程中,不但打破了二级学科的限制,在一级学科中进行交叉,比如药学和生命科学的交叉,这样培养的
5、学生口径宽,能在学科发展中及时调整好自己的研究方向,跟上学科发展的潮流,博采众长,开阔思路,对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也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1.4创业精神的培养读研期间是培养创业精神的最佳时机,我们在指导研究生准备自己的课题时,除必要的引导外,导师全部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平时告诉学生不要把研究生当作是提高生活档次的平台,要作好准备,以后不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要有干一番事业的准备,而且要有接受挫折的准备。 1.5计算机、英语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入学后,要求利
6、用半年的时间通过各种途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Word、Powerpoint、Authorware等技术,以便进行学术交流。研究生中第一外语为日语的学生占50%左右,对于这些学生要求他们在集中授课学习英语的基础上,自学或参加英语辅导班,争取半年左右的时间可以查阅英文文献。 2加大国内、外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近几年,进一步扩大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合作研究、信息交流等活动。有些先进领域的研究,如基因芯片技术、免疫印迹技术、抗体的制备等技术采取派遣研究生到国内、外关系单位委托培养的方法,提高了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毕
7、业论文质量。目前派往国内、外科研单位共同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达6名。 3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 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首先导师要具备较高的创新素质,要有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倡导创新的意识品质;其次要重视导师的知识更新,我们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科研手段,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教师能力的提高是保证高素质学生的“摇篮”。古人云:“授人以鱼,一饭之斋;教人以渔,终身受用”,这话很值得我们深思。研究生教育在我国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体系中居于顶层,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直接决定着高素质、高
8、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我们应当顺应时代对人才资源素质所提出要求的潮流,充分利用综合大学整体的优势,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研究生的能动作用、国际科技合作和社会的支持作用,通过课堂学习、科学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和社会实践等途径,为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贡献力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