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140396
大小:5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5
《关于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摘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代写论文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而目前制约我国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是教育制度、考试模式、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我国创新教育要通过改革教育体制、考试制度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来实现。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育体制;考试模式;教学方法 创新精神是获得科学成果的重要前提,2005年的诺贝尔奖获奖者以欧美国家学者居多。尤其是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欧美科学家们更具创造性,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包括4名美国科学家、2名澳大利亚科学家、1名法
2、国科学家和1名德国科学家。据统计,截至2004年,美国共有278位获得诺贝尔奖,占全球获奖人数的70%以上。这里的原因,除了欧美国家在实验研究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教育比我们更加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2]。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目前我国创新教育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一、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教育体制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在《中国教育忧思录》中讲到:“中国的教育凝固了
3、学生的灵性,禁绝了创造性的人才”。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舒乙认为:“中国人的发明性、创造性,离得诺贝尔奖还有相当的距离。我们的很多制度是埋没人才的!国外,你到了某个研究所,什么都不用考虑,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而到了中国,要考虑职称、孩子上学、房子、发表论文……总之,清规戒律太多了。”[3]中国航天科学的奠基人之一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中国把构建创
4、新型社会提到“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教育的创新是实现创新型社会的关键。而目前学校教育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一方面,我们的教育对学生均衡发展的过度理想化,强调每一位学生成为“全才”,而实际上往往是事与愿违,学生常常是被薄弱科目拖了后腿,所以难有专才,也难出现大师,诺贝尔获奖者与中国无缘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把“听话”的学生视作好学生,这种传统观念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习惯于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教师或专家的观点,养成了故步自封、墨守成规的心志。没有个性,就
5、不会有创新,也就不会有创造性的人才,当然就不会有创造性的成果。 (二)考试制度和考试模式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下,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指标就是升学率。高考制度造成了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考试的“畸形”崇拜,对考试成绩的追求达到一种至高境地,人们只重视分数,不重视能力。尽管我国学生参加国际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大多数参赛学生都能获得金奖和银奖,但是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发言少、提问少,思路不开阔,缺少独立见解,更无创造性的个性。中国学生获奖只是因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了大量高难度
6、习题后所取得的成果,无法形成创新精神。丘成桐先生在《中国教育忧思录》中讲到:“美国学校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所以不断地有新的天才出现,而中国是用种种考试凝固学生。试想在种种凝固下,学生怎能成为生龙活虎、灵气十足的和谐的人呢?” 考试模式也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无论是高考或是本科的学期考试,都缺少对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考查。高考题多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学生的精力都用于大量题目的训练,无暇顾及其他。我国大学里的学期考试,多以闭卷的形式进行,学生只是在考试前死记硬背老师给予的标准答案,学生重视的是如何获得高
7、分,取得文凭,而不在意自己学到了什么或掌握了什么技能,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知识面只局限于书本里。而国外的大学考试多是论述题,有的题目要综合几本书才能把问题论述清楚。外国的教授喜欢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在答题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只要论证合理、充分,考试就会通过。这对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三)教学方式和方法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培养 美国教育学者认为,多思多问多质疑是学生的“本分”,但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忽略了对学生思考能力和提问能力的培养,学生过于依赖
8、老师,欠缺思维的独立性。长此以往,尽管学生很刻苦,也很勤奋,却会形成一种治学上的惰性。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上,老师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对经典的掌握。老师讲授的时间占课堂教学时间的90%以上,给学生讨论和提问的时间甚少。而在欧美的一些国家里,在课堂上,大学教授会更注重启发学生提问,会让学生自由的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过积累和思考,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二、我国实现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