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水稻机插塑盘育秧栽培技术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水稻机插塑盘育秧栽培技术摘要从苗床准备、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育苗、秧田管理、定量移栽、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方面详述了水稻机插塑盘育秧栽培技术,以前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机插;塑盘育秧;栽培技术 水稻是信阳市平桥区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47万hm2。水稻机插秧具有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等优点,现已被种植大户接受。现将水稻机插塑盘育秧技术介绍如下。 1苗床准备 选择熟化的旱地土、菜园土、冬翻融冻的稻田土作床土。大田备过筛后的细土1500kg/hm2,其中1200kg/hm
2、2加盘式育秧专用肥9kg/hm2,充分拌匀后覆盖农膜,集中堆闷2~3d培肥;余下300kg/hm2作盖种用土,不需培肥。选择排灌条件好、便于运秧等农事操作的田块作秧田,秧田与大田的比例为1∶100。播种前7~10d上水耖田耙平,开沟做畦,畦田宽1.4m,沟宽30cm、深20cm,四周围沟宽30cm、深25cm,秧板做好后排水晾板,使板面沉实。播前2d铲高补低,填平裂缝,并充分拍实,床面达到“实、平、光、直”。 2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由于机插秧播种偏迟,品种选择应综合考虑品种特性、作物生长后期的温光条件、安全齐穗期等因
3、素,选择熟期偏早的中熟品种,以确保安全齐穗、顺利灌浆、正常成熟。大田应备足发芽率大于90%、发芽势大于85%的精选种子45.0~52.5kg/hm2。播前晒种1~2d,每5kg稻种用25%咪鲜胺乳油2mL加水10kg,用日浸夜露法浸种3d后播种[1]。 3播种育秧 大田备58cm×28cm软盘225~375张/hm2。畦面上平铺软盘,每块畦面横排2行,依次铺平,盘与盘的飞边要重叠排放,盘底与床面要紧密结合。将培肥后的床土均匀装入软盘,土层厚2.0~2.5cm,厚薄均匀,上面平整。播种前灌平沟水,待盘土充分吸湿后迅速排
4、水;或直接用喷壶洒水,使底土水分达饱和状态后即可播种盖土。要求精量播种,播芽谷150~160g/盘。为确保播种均匀,要按板按盘称重,分次细播。播后用未经培肥的过筛细土及时覆盖种子,覆土厚3~5mm,以盖没芽谷为宜,盖土后不可洒水,以防土板结影响出苗。 4秧田管理 播后5~7d灌平沟水,淹透床土后排放,以后不卷叶不补水。若秧苗中午出现卷叶,可在傍晚或次日清晨喷洒1次水,土壤湿润即可。保证水质清洁,同时要注意清理三沟,保持水系畅通。为防止秧苗过高,一般不施断乳肥,可视苗色酌施送嫁肥。叶色褪淡的,在移栽前3~4d,秧田用尿
5、素60~75kg/hm2对水7500kg,于傍晚泼浇,施后喷洒清水以防烧苗;叶色正常的,可用尿素15.0~22.5kg/hm2对水1500~2250kg进行根外喷施[2];叶色浓绿且叶片下披的,切勿施肥,并要采取控水措施提高苗质。秧田期应做好立枯病、灰飞虱、稻蓟马、螟虫等病虫害的防治。5定量移栽 机插秧对整地质量要求较高,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旋耕灭茬,薄水精细整地,达到上软下松、田面平整。大田整好后,砂壤土沉实1~2d、黏土沉实2~3d,保持1~2cm水层即可插秧。按行距26cm、穴距17cm,栽22.5万穴/hm2,每
6、穴3~5苗。栽插时要根据大田的具体条件,及时调节栽插深度,达到“不漂不倒、越浅越好”的要求[3]。 6肥水管理 根据机插秧的特点,在肥料运筹上实行“前促、中控、后保”的原则,前促早活棵分蘖,中控高峰苗,形成合理群体,后促保结合,促颖花分化,争取大穗。氮∶磷∶钾为1.0∶0.4∶0.6,基肥∶分蘖肥∶穗肥为2∶4∶4,一般目标产量9750kg/hm2,施纯氮270~300kg/hm2,前肥后移。基肥在耕翻整地时施入,分蘖肥在栽后5~7d和12~14d分2次施入,穗肥分促花肥和保花肥分别在倒4叶和倒2叶时施入[4]。薄水
7、插秧,插秧后要及时灌3~4cm水护苗,活棵后浅水勤灌,干湿交替管理。全田总苗数达到预期穗苗数的75%~80%时多次轻搁田,达到土壤沉实不陷脚和叶色褪淡。拔节后及时复水,实行浅、湿、干交替管理,直至收获前7d断水。 7病虫草害防治 前期主要防治立枯病、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稻蓟马、灰飞虱、二化螟等,中期主要防治白叶枯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螟虫、稻飞虱等,后期主要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移栽后5~7d,结合施第1次分蘖肥,用35%苄·丁可湿性粉剂1.5~1.8kg/hm2,拌细土均匀撒
8、施除草,并保持水层4~6d,同时开好平沟,以防雨水淹没秧心,造成药僵或药害。 8收获 水稻达到完熟期时要及时收获,当稻谷水分达到15%左右时要及时上垛或脱谷,防止水分过低而影响加工品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