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且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现范

复且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现范

ID:26128020

大小:4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4

复且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现范_第1页
复且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现范_第2页
复且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现范_第3页
复且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现范_第4页
资源描述:

《复且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现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旦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规范(2011年修订版)u印刷本论文规范一、论文封面制作要求(一)、学位论文封面使用云彩纸。博士学位论文封面颜色为淡棕色,硕士学位论文封面颜色为淡蓝绿色。(二)、论文封面制作要求如下:1、封面内容(封一):(1)学校代码(10246);(2)学号(研究生)或学员号(同等学力人员);(3)学校名称(复旦大学);(4)学位论文的类别;(5)30个汉字以内的论文题目;(6)院系(规范正式的)名称;(7)专业;(8)姓名;(9)指导教师;(10)完成日期 对于同等学力人员,必须在论文封

2、面左上角注明:“同等学力申请硕士(或博士)学位”字样;对于专业学位论文,必须在论文封面“复旦大学XX学位论文”下面注明“专业学位”字样;对限制级学位论文,必须在论文封面右上角学校代码上方注明:“限制级:内部«两年”的字样。对于涉密学位论文,其密级及保密年限由学校相关保密部门审核认定后,也必须标注在论文封面右上角学校代码上方。2、论文封面(封一)请严格按标准样本制作。3、论文封面(封三)须打印并签署“论文独创性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声明”。(三)、论文书脊上印: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复旦大学研究生院。二、论

3、文内容编排要求(一)、论文统一按word格式A4纸(“页面设置”按word默认值)编排、打印、制作。正文内容,字体:宋体、字号:小四号、字符间距:标准、行距:20磅。(二)、论文撰写格式:1、扉页:指导小组成员名单 2、目录: 3、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4、英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5、引言(前言):6、正文7、参考文献:(全文参考文献一览,各类参考文献编排格式须符合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参见附件:《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8、后记:(致谢等内容)(三)

4、、注释位置:硕士学位论文采用篇末注、博士学位论文采用章末注。如所在学科有特殊需要,也可适当采用脚注。(四)、字数要求:(1)文科:硕士:一般不少于3万字;博士:一般不少于10万字;(2)理科、医科: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确定。三、论文装订要求论文必须用线装或热胶装订,不能使用钉子装订。u电子版论文规范一、内容要求电子版论文应为一个文件,包含如下内容:1、论文封面(标准样本的封一)2、扉页:指导小组成员名单 3、目录: 4、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5、英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标注“中图分类

5、号”是当前文献管理的基本要求,具体类目请查询图书馆网站:http://www.library.fudan.edu.cn/guide/consult/ztfl.htm〕6、引言(前言):7、正文8、参考文献:(全文参考文献一览,各类参考文献编排格式须符合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参见附件:《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9、后记:(致谢等内容)10、签署的“论文独创性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标准样本的封三)二、格式要求电子版论文的文件类型格式为word或pdf(不加密)。u学位论

6、文提交1、根据学位办下发的《学位申请、审核程序》,通过院系统一向研究生院提交学位论文(印刷本);2、根据《复旦大学学位论文提交规定》,自行向图书馆提交学位论文(印刷本和电子版)。《复旦大学学位论文提交规定》可至下述地址下载:http://www.gs.fudan.edu.cn/service/file/file.htm研究生院二OO五年三月附件: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A.连续出版物[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

7、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B.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3]刘国钧,郑如斯.中国书的故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115.C.会议论文集[序号]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供选择项: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6]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A].见: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C].北京:北京

8、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D.专著中析出的文献[序号]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In):专著责任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12]罗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及趋势探讨[A].见:白春华,何学秋,吴宗之.21世纪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E.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7]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