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

ID:26126105

大小:6.47 MB

页数:87页

时间:2018-11-24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_第1页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_第2页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_第3页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_第4页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浙中大微免教研室以红细胞系统的成熟过程为例单个细胞观察顺序细胞大小、形状胞浆量多少、颜色、颗粒细胞核形状、染色质结构(粗细、凝聚)、核仁数目、大小。核、浆比例。●外周血细胞检验程序涂片、染色与镜检;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报告方式●外周血红细胞异常形态检验大小、形态、染色与结构异常;点彩红细胞●外周血白细胞异常形态检验中性粒细胞异常变化;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形态与寄生虫检验血小板大小、形态、数量变化;寄生虫外周血细胞检验程序血涂片的制备●器材清洁、干燥、无尘、无油脂的载玻片。●操作在玻片近

2、一端1/3处,加一滴血液,握住另一张边缘光滑的推片,以30º~45º角使血滴沿推片迅速散开,快速、平稳地推动推片至载玻片的另一端。●注意事项★血膜呈舌状,头、体、尾分明★空气中晃动,尽快干燥;37℃恒温箱中促干★涂片的厚薄、长度与血滴大小(10~20μl)与血片质量★1h内染色或在1h内甲醇固定★正确清洁玻片★抗凝血或毛细血管血涂片;EDTA能阻止PLT聚集★抗凝血液4h内涂片血涂片染色●原理瑞氏(Wright)染色法(经典染色法)瑞氏染色法使细胞着色既有化学亲和反应,又有物理吸附作用。瑞氏染液含美蓝

3、和伊红两种成分:美蓝偏碱性,与细胞内酸性物质有亲和力(胞浆),染成兰色;伊红偏酸性,与细胞内碱性物质有亲和力(胞核),染成紫红色。●试剂★瑞氏染液瑞氏染料0.1g甲醇(AR)60ml★pH6.8磷酸盐缓冲液(pH6.4~6.8)磷酸二氢钾(KH2PO4)0.3g磷酸氢二钠(Na2HPO4)0.2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再加至1000ml。●操作★加瑞氏染液数滴,固定血膜约1min。★滴加约等量的缓冲液与染液混合,★室温下染色5~10min。★用流水冲去染液,待干燥后镜检。●注意事项★pH对细胞染色有影响。

4、★未干透的血膜不能染色。★染色时间与染液浓度、染色时温度成反比。★不能先倒掉染液,用流水冲去。★血膜上有染料颗粒沉积,可加少许甲醇。涂抹标本的观察方法:肉眼观察低倍镜下观察油镜下观察血涂片镜检★先在低倍镜下浏览全片,了解染色好坏和细胞分布情况,观察有无异常细胞。★选择涂片体尾交界处染色良好的区域,在油镜下计数100个白细胞,按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求出各类细胞所占百分数。血涂片镜检A:染色偏酸,细胞核、颗粒结构不清楚,红细胞染色偏红。B:染色较好,细胞结构、颗粒、胞浆清晰,红细胞染粉红色。C:染色偏

5、碱,细胞核、胞浆染色太深,细胞不易辨认,红细胞染成蓝色。●注意事项★分类时应从血膜体尾交界处边缘向中央依次上下呈城垛状迂回移动,计数使不能重复和遗漏。★白细胞数明显减少的血片,应检查多张血片。★分类见有核红细胞,不计入100个白细胞内,以分类100个白细胞过程中见到多少有核红细胞报告,并注明所属阶段。★除慢淋外,破碎细胞或不能识别细胞不超过白细胞总数的2%。若破碎细胞仍能明确鉴别,如破碎的嗜酸性粒细胞,应包括在分类计数中。在结果报告中应对破碎细胞或不能识别细胞作适当描述。★分类中应注意观察成熟红细胞、

6、血小板的形态、染色及分布情况,注意有无寄生虫和其他异常所见。★白细胞形态变化较大,遇有疑问应请示上级主管或主任进行核实,以减少错误。异常红细胞形态检查大小异常正常红细胞大小较为一致,直径6~9um在各种贫血时,红细胞可出现大、小不一。直径>10um为大红细胞,>15um为巨红细胞,常见于巨幼贫、肝脏疾病等,直径<6um为小红细胞,多见于缺铁性贫血等。直径相差1倍以上为大小不均右图:大红细胞(上)小红细胞(下)(中央苍白区扩大)形态异常RBC直径通常<6um、厚度>2.6um,呈小圆形,细胞中心区蛋白含

7、量较正常多。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25%以上)、自身免疫性溶贫和异常Hb病(HBS、HBC病等)。球形红细胞红细胞呈椭圆形,横短,长大,有时呈畸形。正常人可见到,<15%。见于以下疾病:1、遗传性椭圆性RBC增多症,高于25~50%才有诊断价值。2、大细胞性贫血时可达25%。3、其他各类贫血有不同程度的增多。椭圆形红细胞比正常红细胞扁薄,中心有少许血红蛋白,部分可与周围的血红蛋白连接,边缘部染色较中央深,故呈靶状。主要见于以下疾病:1、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2、严重缺铁性贫血3、一些血红蛋白病(血

8、红蛋白C、D、E、S病)4、肝病、脾切除后及阻塞性黄疸等。靶形红细胞细胞狭长似镰刀,也可呈麦粒状或冬青叶样,主要见于遗传性镰形红细胞增多症镰形红细胞红细胞淡染区呈裂口状狭孔,正常<4%。增多见于以下疾病:1、口形红细胞增多症2、急性乙醇中毒口形红细胞棘形红细胞是一种带刺状的红细胞,刺呈针刺状或尖刺状,见于以下疾病:1、棘细胞增多症:遗传性血浆β脂蛋白缺乏症时,棘形红细胞可高达70%~80%2、严重肝病或制片不当棘形红细胞锯齿细胞也称短棘形细胞。细胞突出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