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113733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4
《浅析现代企业的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现代企业的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摘要:文章在介绍我国现代企业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现代企业刚性管理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刚柔相济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大势所趋,具体阐述了刚柔并济的管理思想的表现形式及实施原则,以及刚柔相济的管理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刚柔相济;刚性管理;柔性管理 一、现代企业中的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状况 1.刚性管理状况。刚性管理是一种集权的命令式管理,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实行严密的组织管理。二是用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职工。三是实行高度集权的命令和指挥。刚性
2、管理极端的企业可分为三种类型——对抗型、服从型、制度型。这些企业老总相信制度是万能的,遇到问题总是企图在这些“经典”的本本中去找答案。 2.柔性管理状况。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行动的管理。柔性管理的理论精髓在于以人为核心,灵活柔软,应变能力强。真正从管理学理论上来分析,柔性管理的特征集中体现在模糊性、非线性、感应性、塑造性和滞后性上。柔性管理的企业也可分为三种类型——放任型、盲目性、团队型。 二
3、、现代企业刚性管理面临的困境 1.再多的制度和条款都是不够的,规定不完所有部门和职工的任务范围和责权利。随着企业的发展,又不断产生着无法定时、定量定向难以准确计划、预见和考核的边缘工作,这就出现了无法确定责权利的中间环节。企业中令人头痛的扯皮纠纷就往往在这些中间环节展开,而且似乎制度越硬、考核越硬,就越扯不清,有用的倒是协调。 2.企业内部有很多工作是不能用制度来管理的。8小时内工人还可以服从制度,虽然很难发挥出积极性,8小时以外加班就既用不着制度,更用不上职权,更多得力于班组长同工人的感情。
4、有些崇拜“制度万能”的企业经理要下面职能部门给他写关于忠诚的制度,关于爱厂如家的制度,职能部门总写不好,老总很不满意。忠诚属于道德,爱厂如家含着职工的奉献,这些都属于精神,属于企业伦理,制度只能规范行为,不能规范思想,这就超越了制度层面,自然写不出来。 3.制定制度是以职工要违反这些规定为前提的,它把职工看成是接受监督的对象,因而刚性管理的最大弊病在于无法真正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 4.行为科学已经证明,即使职工完全遵守企业制度和老板的安排,自身的潜力也只能发挥20%—30%。可见企业仅仅只有刚性管
5、理是片面的。行内人士感叹我国民营企业的症结之一就是“做不大”只有刚性管理的企业是注定“做不大”的。三、刚柔相济的管理大势所趋 1.刚柔并济的管理思想的表现形式及实施原则。(1)坚持求实原则。企业如何寻求合适的刚柔相济综合管理模式,这必须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我们不宜照搬西方企业的做法。西方企业实行以柔性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经历了数十年的实践,有先进的、理性的管理制度作依托,企业员工在企业扮演的已不是“经济人”的角色,而是把企业当作是实现“社会人”“文化人”的载体。同时企业中员工的素质比较高,在这种情
6、况下,普遍采用“刚柔相融,以柔为主”的管理方式无疑是切合实际的。对我国企业而言,由于大多数企业还未成为员工实现社会价值的载体,企业员工的素质也普通较低,很多企业缺乏必要的制度、必要的程序,管理缺乏量化标准,企业“人治”重于“法制”,管理不严、不善、不得法的现象依然存在,针对这种情况,大多数企业采用“刚柔相融,以刚为主”的方式是比较合适的。但对每一个具体的企业而言,在实现刚柔管理过程中必须把握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实际开展管理工作,切实建立符合发展客观规律的、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刚柔管理体系。(2)坚持并
7、进性原则。刚性与柔性不可偏废,要两个轮子一起转。要一手抓刚性,一手抓柔性。刚性与柔性要同步并进,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刚柔相济综合管理的内涵。作为刚性管理,它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离开刚性管理,企业管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道理,柔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灵魂,离开柔性管理,企业管理就是死水一潭。 2.刚柔相济的管理的实践意义。(1)刚性管理是基础、是前提。刚性管理有明确的形式,如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合同公约等,向人们表明哪些行为是可以为的,哪些行为是不可以禁止为的。这种管理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不可抗拒性
8、。这是企业管理中必须具有的基础性管理工作,如果一个企业连这些都没有,那么,他的员工就会无所适从,不知自己究竟应该做什么。(2)柔性管理是深刻、更高级的管理。当今的企业正处于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之中,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具备高度的应变能力。这种应变能力,来自创新力。对于企业的创新性人才而言,如果一味地使用刚性管理不仅不会起好的作用,还会因其创新欲望不能满足而“跳槽”,造成企业创新人才的流失,影响企业的生机和活力。这就需要德治管理,即柔性管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