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107489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4
《中原城市群各市竞争力发展状况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原城市群各市竞争力发展状况研究论文.freelym计算综合评价值,可得综合评价表1。由SPSS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群九市之中,郑州的城市竞争力居于首位,并且超过其他八市相当大的空间。而对于最末的济源市,由于其面积、人口都上未具备一个中等城市的规模,所以竞争力就不免落单。而对于漯河、开封,来说发展缓慢阻碍其经济化的步伐。从工业发展水平来看九市,仅郑州、洛阳、新乡和焦作4市的制造业增加值就占到90.30%,工业化程度显著的高于其他五市。平顶山的初级矿产品采掘采选业占工矿业的七成以上,还没有完成从矿业城市向制造业城市的结构转变。从城市化进程来看,开封一方面由于古城区
2、的保护,另一方面由于积淀的保守的文化,一直处于中原九市的劣势。而洛阳虽也为历朝古都,但是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大大拉动了其城市化进度。3中原城市群郑州市引力模型分析3.1模型设定城市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和重心,作为增长极对周围地区有很强的引力,而城市引力的大小则主要取决于城市的规模。依据引力公式,假设,即两个城市i和j间存在一个小城镇m,而两城市对它的引力相等,那么,这个小城镇就会成为两个城市腹地的中界点。最后整理可得著名的断裂点公式3.2郑州市引力模型分析中原城市群中郑州市是第一圈层,是主中心,设其到洛阳、开封、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的断裂点分别为1、2、3、4
3、、5、6、7、8。那么,图1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群中,以郑州为中心的城市辐射力对整个城市群的辐射影响程度;同时也对今后中原城市群的规划做出了引力圈状模式。4中原城市群城市发展策略4.1产业结构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动改变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方式,要实现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就必须对产业结构的转换与演进规律进行研究。因此对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结构转换的能力进行研究,促进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增长,成为了中原城市群建设的基础研究工作。城市群之间进行一定的产业分工,在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上进行一体化,按照内在有机联系、建立在分工与协作基础上的城市体系进行统一的协调与发展。中原城市群中,郑州的强
4、势在于商品贸易、物资流动、交通通讯以及劳动力要素、信息要素的流配。作为副中心的洛阳,是火电生产、先进制造业、铝工业、石化工业四大工业基地。开封的旅游、平顶山的煤炭、焦作的重工业、许昌的烟草、漯河的食品、济源的电力。各个地区应该合理利用自己的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改变现有的政府投资体制,考虑各市现有的生产基础,工业水平,在其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规划模式,巧取产业转化。4.2城市空间整合从空间的整体发展来看,公共资源的统一配置、规划、开发和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跨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及产业的互动发展机制是城市群空间整合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其中统一、开放的市场环
5、境是推动城市群空间整合的重要因素,共同的基础设施体系是推动空间整合的物质及技术保障,而统一的经济运行和管理机制是这些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因此对于中原城市群的规划要形成“双圈、双核、四带、一个三角”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发挥的整体格局。4.3优化地区交流加强中原城市群各市的内部合作,尽量减少地区的准入限制。一个很明显的例子,郑州市以北市场上河南生产的方便面都是天方牌的,而郑州以南地市所见到的都是北京牌。一种小小的食品,尚且有如此的地区准入限制,更不用说其他商品的地区保护相当严重。某些市为了让所辖范围内的工业、服务业发展,地区准入台阶高,增加了整个中原城市群的发展负担,拖累了
6、其他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无法高效迅速发展;同时也浪费本市的大量资金投入到那些没有比较优势却执意保护的产业。加强中原城市群内部合作,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以郑州为轴心的交通网络可谓四通八达。沿黄河由东向西的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自北向南的京广铁路、京珠高速、107国道;以及连接各地市之间的铁路和公路等,缩短了城际之间旅行的时间距离。同时已开通的郑汴、郑新城际公交车具有很大的便捷性、经济性和准时性,切实降低了人们城际流动的交通成本,提高人们的城际流动。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整合优化中原城市群的经济、社会各方面因素,才能全面提升中原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