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106323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之我见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之我见摘要:社会正处在转型期,教育也要做出相应的转型。教师、学生角色发生重大变化。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误解导致不合理教育现象出现。文章针对这一现象,对如何应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全新的认识。关键词:思想;人格;个性;创造一、社会正处在转型期(一)社会形态正处在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的时期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而知识经济的核心支撑则是教育,最终是教育培养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这种社会形态的转变,呼唤着教育的改革。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学校教育的“自治”和自我封闭的格局将不复存在,教师职业的“师范”垄断也将被打破。教育走向市场带来了学校的
2、激烈竞争,家长对高质量教育的期盼也越来越高,而所有的这些期望都指向了学生。(二)社会形态的转变要求教育体制做出相应转变教育体制的转变要求我们在主抓学生考试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个性、创新意识。1.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6.1)2.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学生学习方式、重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注重学生道德、人格、个性,创新意识的培养,而不单纯是学业成绩。3.“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变革评价体系、评价观念、评价方法与手段,转变评价实施过程,从多角度出发,定性与定量相
3、结合,合理评价学生。必要时给与学生一定的肯定,而非一味否定。二、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和学生也要做相应的转型旧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的“学”是以认识为目的,他们所学的科目分为主课和副课。所谓主课就是参加毕业考试时必须考的科目,如英语、语文、数学、几何、化学等;所谓副课就是毕业考试不考的科目,如历史、地理、生物等。教师的“教”也是分档次的,教主课的教师在时常抱怨负担过重的同时也间带骄傲之色,似乎在向人示威:瞧!我教的是主课。而教副课的教师常略显自卑,因为不参加会考,不用参加成绩考评,所以在领导面前,在教主课的同事面前说话常常底气不足,理不直气不壮,你教的是不受重视的课,有什么理由
4、和主课教师争职称,争先进呢?随着经济形态的变化,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理念和教师、学生的角色似乎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领导的讲话中不再有主科副科之分,而出现频率多的则是“素质教育”。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现代汉语词典》中“素质”包含的两层意思:一是指事物的本来的性质和素养。二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性特点,我们着重讨论前者。“事物的本来的性质”对人而言,指的是道德品质,素养就是各方面的能力。可人们说“素质”时往往忽略了“本来的性质”,单方面去培养能力,事实上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前者应该远重于后者。一个人可能没什么本领,当他看到年迈的三轮车夫艰难地爬坡时,实在不应该
5、漠然走过,我想这才是真正应该提倡的素质教育,而不是像领导说的那样素质教育就是要活跃、要激情、要变化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同时,面对新教育理念下的变化,学生由最初的吸收知识的机器变成了课堂的主体,这无论是精力上、心理上都是对学生的一大解放。然而,他们真的解放了吗?试看以下内容:素质教育风刮起后,钢琴班、美术班、舞蹈班等等各类培训班如雨后春笋似的出现,于是家长们慌了手脚,疯狂地让孩子去参加名目繁多的培训,这样一来孩子也确实有了某种特长,但是当他们走在马路上看见有人摔倒时却无动于衷、走在大街上将吃剩的果核、糖果皮随地乱扔、看到年迈的三轮车夫艰难地爬坡时却漠然走过……这就是素质教育想
6、要的结果吗?还有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的是否是学生更大程度上的反抗呢?名义上是给他们减负,学业负担确实减轻了,但“素质教育”的要求又需要他们在学好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有一技之长,以作为长大后谋生的手段,这就给家长们发挥他们的“余热”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于是强迫孩子参加这样那样的培训班,孩子去了则万事大吉,否则面对他们的将是“谆谆教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甚至暴力。试问这就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吗?那么孩子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这应该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我想面对我们的将是更加不解、更加叛逆的目光。三、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体现的四个方面(一)思想素质教育首先是让儿童变得有思想
7、。这个思想的核心就是学会做人,具有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天性良知。要让儿童从心灵上接受人类美好思想的熏陶,接受社会共同缔约奉守的道德规范,形成对高尚道德情操的崇尚敬仰的心态,从而自觉地守护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不断提升完美自己的人生境界。(二)人格异化的师道尊严下的非和谐师生关系,以及表现在学生身上的自卑、软弱、暴戾、偏狭、自私心态的泛滥,还有那一桩桩学子遭遇老师不公正待遇而走上绝路的悲剧事件,无不呼唤着人格尊严的回归。伟大人格的塑造,首先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师生之间要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说,而不是对立的、抵触的关系;其次,要求学生要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