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产减值禁止转回的思考

对资产减值禁止转回的思考

ID:26104296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4

对资产减值禁止转回的思考_第1页
对资产减值禁止转回的思考_第2页
对资产减值禁止转回的思考_第3页
对资产减值禁止转回的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资产减值禁止转回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资产减值禁止转回的思考[摘要]我国2006年2月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我国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本文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角度分析了这一规定的利弊,认为它将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会计信息相关性,不利于投资者决策。  [关键词]资产减值相关性会计信息质量    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2月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后本文简“称新准则”)。新准则中《CAS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除存货及归入金融资产的应收账款、短期投资、委托贷款外,资产减值一经确认,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  作为会计信息质量之一的相关性要求(众多研究发现,投资者更需要这一要求):企业

2、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用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最符合会计报表使用者期望的情况是:数量上,计提的资产减值数字能真实、准确的反映公司资产的毁损状况,以便投资者对整体资产的盈利能力做出正确地判断;质量上,既能满足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同时也要能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要求。  笔者认为,资产减值禁止转回,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盈余管理的空间,迎合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要求(这一点学术界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但并不能满足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  一、资产减值准备禁止转回不能满足会计

3、信息相关性的要求  1.企业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可能会更倾向谨慎  按照新准则的规定,资产减值一旦确认,在以后就不得转回,出于利润最大化需要和纳税的考虑(由于资产减值无税前抵扣功能,使得企业的经济后果出现大幅减值),会计人员在计提资产减值的时候会更加谨慎。“谨慎计提”的倾向,使得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禁止转回的初衷遭遇背离,外部报表使用者渴望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良好愿望被辜负。  2.盈余管理的新方式将进一步降低会计信息相关性  新准则规定长期资产减值不得转回,而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委托贷款等短期资产的减值准备仍允许转回。因此,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长期资产

4、的折旧或摊销可能将成为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  3.“判断”与“估计”将继续充当盈余管理的手段  新准则运用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适应会计域秩序的动态性,以最大限度在减少会计信息的规则性失真,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实际上,对于长期资产减值比较复杂的未来现金流量和公允价值的判断,只有寻求专业的资产评估师机构的帮助,才能得出恰当的减值金额。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这些“判断”与“估计”成为了违规性失真的重要载体。此时,禁止转回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又有何意义呢!禁止转回这一规定反而为“拒绝改正错误”提供了合理的借口。  二、长期资产减值在价值恢复时应适当允许转回  1.资产减值禁止

5、转回,使得减值资产在价值实际得到恢复时,其价值被低估,真实的盈利能力得不到充分的认可,在财务报告中也没有得到体现,从投资者决策角度来说,资产减值禁止转回,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辜负了他们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期望。  2.从理论的角度看,“完全”禁止长期资产减值转回是不完美的。按照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和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只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及其两个确认条件,都应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当减值资产价值得到恢复时,会计应当重新将其确认为资产。否则,与资产的定义相矛盾。  3.在长期资产中部分资产减值在符合既定条件情

6、况下,应合理的予以确认。以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为例,由于这几种资产的价值很可能在计提以后得到恢复(在实务中确实存在转回的多种因素,如:固定资产的价值很可能因通货膨胀、周围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大幅回升),如有确凿证据(如能够提供资产评估报告等)表明资产有明显增值的话(比如可将“明显增值”定义为公允价值超过账面净额20%以上时),可以将减值在计提范围内予以转回。  4.应当尽力采用经济学中全面收益的观点,以使企业中的资产的价值得以充分的表达,以使投资者对企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识。以便于投资者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  综上,笔者认为新准则规定长期资产减值禁止转

7、回,理论上,厄杀了资产价值的公允表达;实质上,没能根除企业盈余管理空间。因此,我国会计准则关于长期资产减值的规定应尽快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放弃这一“特殊的规定”,让资产的价值得到真实、充分的表达。    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