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肝素酶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乙酰肝素酶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ID:26082952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乙酰肝素酶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_第1页
乙酰肝素酶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_第2页
乙酰肝素酶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_第3页
乙酰肝素酶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_第4页
乙酰肝素酶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乙酰肝素酶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乙酰肝素酶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摘要】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乙酰肝素酶mRNA在95例大肠癌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并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全部标本进行CD105染色,记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分析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和MVD之间的关系。结果95例大肠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mRNA阳性表达49例(51.57%),MVD平均值为(72.1±20.6);阴性表达46例(48.42

2、%),MVD平均值为(41.3±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与大肠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MVD有关(P<0.05)。结论乙酰肝素酶可促进大肠癌的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可作为反映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关键词】乙酰肝素酶;大肠癌;血管生成;转移乙酰肝素酶是近年来发现的肿瘤的重要功能酶,是体内惟一能够降解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insulfateproteoglycan,HSPG)的一种βD葡萄糖醛酸内切酶,可以在特定部位裂解H

3、SPG,促进肿瘤的浸润、转移和微血管形成[1]。自从人类乙酰肝素酶基因被分离以来,人们发现它与许多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和微血管形成有关[24]。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是否与大肠癌的侵袭性生长、淋巴结转移和血管形成有关,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应用原位杂交方法,对95例大肠癌组织,进行乙酰肝素酶mRNA检测和肿瘤微血管免疫组化染色,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探讨乙酰肝素酶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1资料和方法1.1标

4、本来源收集本校病理学教研室及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2000~2004年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共95例,其中男58例,女37例,年龄25~70岁,平均(56±10.8)岁。所有病例术前未经任何化疗和放疗。肿瘤组织学分级分型均根据全国大肠癌病理研究统一规范,高分化癌15例,中分化癌45例,低分化癌35例;侵及至肌层者25例,侵及浆膜层及浆膜外者70例;Dukes分期属于A期10例,B期15例,C期62例,D期8例。大肠癌同时伴有淋巴结转移者63例,无淋巴结转移者32例。标本均经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

5、常规石蜡包埋,连续切片。检测mRNA标本所用载玻片均经APES处理,0.1%DEPC水浸泡。所用标本均经病理学明确诊断。1.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连续切片,分别作HE及免疫组化染色。CD105单克隆抗体由SantaCruz生物技术公司生产。按常规SP法进行,石蜡切片常规脱蜡至水后,微波抗原修复,0.3%H2O2甲醇封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DAB显色,苏木素复染、脱水、透明、封片、光镜下观察。每批染色均设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阳性对照为已知阳性组织片,阴性对照用PBS代替一抗。1.

6、3肿瘤MVD记数参照VD,5个区域的均值为该肿瘤的MVD值。1.4探针标记采用PrimerPremier5.0软件设计反义寡核苷酸链,共35个bp(5′>CTTGCCTCATCACCACTTCTATTCCCATTCGGCTT<3′),由上海生物工程公司合成。取1pmol量,采用德国保灵曼公司加尾寡核苷酸探针标记试剂盒,标记出1μg加尾反义寡核苷酸探针。1.5乙酰肝素酶mRNA原位杂交①组织切片预处理:切片66℃烤片过夜,至新鲜二甲苯中20min脱蜡,逐级0.1%DEPC稀释乙醇至水,0.2mo1/L

7、HCl酸化,5m1/L蛋白酶K37℃消化20min。0.01MPBS(pH7.4)冲洗3次。②杂交:在组织上滴加预杂交液,2×SSC湿盒内预杂交3h。每片组织滴加浓度为50ng/ml的乙酰肝素酶地高辛标记探针20μl,至2×SSC湿盒42℃杂交过夜。③洗涤、显色:杂交后分别用2×SSC、0.5×SSC、0.1×SSC洗涤5min×3次,37℃封闭20min,滴加生物素化鼠抗地高辛抗体,37℃、60min,0.01MPBS洗涤3次,滴加SABC37℃、20min,DAB显色20min终止,充分水洗。苏

8、木精复染,脱水、透明、封片。同时以子宫平滑肌瘤为阴性组织对照标本,黑色素瘤转移淋巴结为阳性对照,以预杂交液代替探针作为空白对照。1.6结果判断原位杂交的阳性信号位于胞浆中,阳性信号为棕黄色,呈颗粒状。阳性细胞<1%为阴性。1.7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对实验结果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2结果2.1乙酰肝素酶mR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用原位杂交法检测95例大肠癌组织。结果表明,乙酰肝素酶mRNA棕黄色颗粒阳性信号在癌细胞胞浆内。95例大肠癌组织中,阳性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