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062724
大小:70.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1-24
《2003年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综述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3年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综述论文2003年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的研究,与往年大体相同,但是也有值得关注的亮点,这就是生态研究受到了重视,尤其灾荒史的研究取得了比较重要的成绩。传统经济评价唐宋社会经济变迁,是学者们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厦门大学举行了“唐宋制度变迁与社会经济学术研讨会”,浙江大学也举办了“唐宋之际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就是直接体现。在由(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组织的“传统经济的再评价”笔谈中,阎守诚《从唐代看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强调,从传统经济的发展看,
2、唐前期仍然具有从秦汉以来古代社会前期的特点,即自然经济色彩浓厚,社会分工程度较低,商品经济不够发展,自耕农数量较多;唐后期,传统经济的发展出现带有古代社会后期的新特点,向近代社会发展的特点,其表现在土地所有制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的性质和作用发生了变化、赋税制度的变革、经济重心的南移等方面。中国传统经:齐在发展中受制约,在制约中求发展,这种状况使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都受到影响。对明清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不应当有过高的估计。韩昇《中古社会史研究的数理统计与士族问题》(复旦学报5)一文,是对毛汉光《中
3、国中古社会史论》一书的评论,认为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魏晋隋唐社会变迁及其对政治的影响,可以使该时代社会政治史具有准确性,避免轻易的定性分析造成的以论代史,但也遇到史料不完整和不确定的障碍,对史料的选取判断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理解。在士族的特点,士族与寒素、豪强、官僚的区分,其向城市迁徙的意义等,均提出了与毛氏不同的看法。农业农业仍然是学者们比较关注的研究课题。刘磐修《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的进与退》(史学月刊2)的基本观点是:魏晋南北朝社会长期分裂对峙,但北方农业仍在向前发展:耕作工具和耕作技术有了大的进步,牛耕
4、得到广泛普及,发明了畜力耙及牵引软套,传统的耕—耙—耱北方旱田耕作体系形成;继承汉代精耕细作的传统,发展区种法,重视提高单位面积效益;农业中畜牧成分增加,是北方农业适应外部变化的一次重大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农业增收和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总体看,是进大于退。秦冬梅《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气候异常与农业生产》(中国农史1)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这一时期正处于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气候异常期,具体表现为冷暖变化、干湿变化异常及各种自然灾害数量的增多。气候异常一方面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传统农区生产技术的改进和
5、南方地区的开发。气候异常带来的粮食歉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的重要原因。王玲主要论述了《魏晋北朝时期内迁胡族的农业化与胡汉饮食交流》(中国农史4):少数民族大量内迁,逐渐走上了农业化道路,胡族的农业化是渐进的。这一时期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粟、小麦和稻米等。胡族农业化给胡汉饮食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这在饮食原料、加工方法、酿酒业上有明显的表现。姜望来《隋末粮仓与群雄盛衰》(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指出,隋末饥荒,群雄竞起,为保证军粮供应及赈济饥民以凝聚人心,而对洛口、回洛、永丰、黎阳等粮仓展开激烈争夺,粮仓得
6、失始终与群雄盛衰密切相关,并引起群雄混争局势之连环变动。陆离《唐五代敦煌的司仓参军、仓曹与仓司——兼论唐五代敦煌地区的仓廪制度》(兰州大学学报4):土地设有敦煌郡司仓参军等官员管理官粮的征收发送等事务,沙州豆卢军军仓的管理则由其自身负责;吐蕃占领时期在沙州设有仓曹,即仓岸,它源于吐蕃官职岸本,又受到唐朝仓曹参军、司仓参军等职官的影响。归义军设立仓司,长官仍为仓曹,其职能与吐蕃沙州仓曹相似,归义军官仓也同吐蕃时期的沙州仓官一样,给寺院布施、发放粮油等。何勇强《论唐宋时期圩田的三种形态——以太湖流域的圩田为中心》(
7、浙江学刊2)认为学术界对于唐宋时期圩田的争论是由于江淮、浙西、浙东不同地区的圩田在形式上各不相同之故。孙彩红《唐代屯田、营田费用与效益的量化分析——以营田粮食生产为中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3)指出,一般情况下唐代军士屯田营田的平均产量若达6斗以上,其生产成本会低于同等条件下的和籴费用。较之长途转运所费,财政、经济效益均比较突出。募民屯田营田的亩产量若少于6斗,会导致人不尝费,经济效益比较差,但与长途运粮或高价和籴的费用比较,其财政效益仍然相当显著。韩国学者金圣翰《唐代均田制下宽乡的给田基准额》(中国史研究4)
8、指出,均田制把田土分为永业田和口分田,是为了运用给田和限田的功能。永业田20亩和口分田80亩合成100亩具备限田的功能。陈勇、黄修明《唐代长江下游的茶叶生产与茶叶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认为:浙西湖、常二州代表了唐代贡茶州茶叶发展的最高水平,而宣、歙山区的祁门、婺源茶区则是唐代茶叶专门化生产的典型,标志着唐代长江下游地区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任何一个时代。魏露苓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