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甘谷话双字调声学实验研究

甘肃甘谷话双字调声学实验研究

ID:26055193

大小:5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4

甘肃甘谷话双字调声学实验研究_第1页
甘肃甘谷话双字调声学实验研究_第2页
甘肃甘谷话双字调声学实验研究_第3页
甘肃甘谷话双字调声学实验研究_第4页
甘肃甘谷话双字调声学实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肃甘谷话双字调声学实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甘肃甘谷话双字调声学实验研究甘肃甘谷话双字调声学实验研究甘谷县位于甘肃省天水市西北部,其方言属于中原官话陇中片。本文记录的甘谷县城关的语音。甘谷方言共有4个单字调:阴平为312,阳平为12,上声为53,去声为443[1]。古清声母平声字和古清、次浊声母入声字今读为阴平;古浊声母平声字和古全浊声母入声字今读为阳平;古清和次浊声母上声字今读为上声;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和古去声字今读为去声。  双字调是连读变调的最小单位,考察一个方言点的连读变调模式应该先从双字调开始。当前,甘谷方言的双字调尚未引起学界的关注。本文采用声学实验的方法对甘谷方言的双字调进行研究,为声调研究

2、提供更为实证客观的考察手段,力求客观地揭示出甘谷方言的双字调特点。  一、实验材料和发音人  本文研究的双字组不包括后字为轻声的组合。按甘谷话4个声调两两组合选词,得到16种组合方式,每种组合保证选词至少10组,16个组合共160组词,320个音节,每个词读三遍。双字组基本上都是甘谷话的常用词,为了切分前后音节的方便,后字尽量不选零声母音节、鼻音、边音声母音节。本文将甘谷话单字调的4个调类分别用T1、T2、T3和T4表示。  实验发音人丁**,男,45岁,个体,初中文化,甘谷县城关人,平时语言环境为甘谷方言,没有受过其他方言影响,发音清晰。发音人在录音之前进行

3、适当练习以求发音自然,录音时按照实验字表的先后顺序进行朗读。  二、声学数据的提取和相对化  本次实验的录音及语音分析均使用praat软件,编辑脚本程序后,每条声调曲线只取9点,即将每条声调曲线8等分,甘谷话双字组前后两音节的时长基本相同,所以各取9个点的数据,同一组样品在同样测量点上的数据进行平均计算,全部数据使用excel表格进行统计和分析。为排除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实验结果之间具有最本文由.L.收集整理大程度的可比性,本文在研究中采用了声调相对归一化的T值计算,公式为:  T=■5[2]  a为调域上限频率,b为调域下限频率,x为测量点频率,得出的T值就是

4、x点的五度值。T值与五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为:01大体可以看成五度值的1度,12看成2度,23看成3度,34看成4度,45看成5度。  三、甘谷话双字调音高实验分析  根据基频均值和归一后的T值数据(见表1),我们分别作出了4个调类作为前字和后字时不同组合的音高曲线图。  (一)T1的音高分析  甘谷话双字调T1+X和X+T1组合的T值音高曲线图,分别见图1-1和图1-2。图中横轴为前后字各9个采样点,纵轴为五度值。  图1-1T1+X组合音高T值图  图1-2X+T1组合音高T值图  从图1-1看,T1作为前字时,声调调型全都发生变化,与单字调的312不同。存

5、在三种调型,分别是中升调、低降调与低平调。T1位于T1前时为中升调,起点为1.44,终点为2.97,可以记为24;T1位于T2和T4前时,两条曲线起点接近,终点略为分散,可记为31;T1位于T3前时,音高曲线集中分布于0度到1度之间,降幅超过0.5度,结合听觉感知,可以记为21。  图1-2显示,T1作为后字时,起点和终点的分布都比较集中,都位于2度调域区间内,折点分布在在0度到1度区间,调型一致,均为降升调,与单字调的音高曲线基本相同,只是起点略低,可记为212。  (二)T2的音高分析  甘谷话双字调T2+X和X+T2组合的T值音高曲线图,分别见图2-1和

6、图2-2。图中横轴为前后字各9个采样点,纵轴为五度值。  图2-1T2+X组合音高T值图  图2-2X+T2组合音高T值图  从图2-1来看,T2作为前字时,存在两种调型,分别是低升调和低降调。当T2位于T1、T2和T3前时,声调调型与单字调相同,只是终点有所提高,由单字调的2度升到3度,可记为13。当T2位于T4前时,声调调型与单字调不同,音高曲线整体位于0度到1度区间,降幅超过0.5度,结合听觉感知,可以记为21。  图2-2显示,T2作为后字时,声调调型与单字调基本相同。起点集中在1度区间内,终点分布于2度到3度之间。相对而言,当T2位于T1后时,升降幅

7、度略大,在1度到3度之间,其余升降幅度仍在1度到2度之间。  (三)T3的音高分析  甘谷话双字调T3+X和X+T3组合的T值音高曲线图,分别见图3-1和图3-2。图中横轴为前后字各9个采样点,纵轴为五度值。  图3-1T3+X组合音高T值图  图3-2X+T3组合音高T值图  从图3-1来看,T3作为前字,存在两种调型,分别是低降调和全降调。T3位于T3前时为低平调,音高曲线分布在0度到1度之间,降幅超过0.5,结合听感,可记为21;T3位于其他声调前时,起点和终点的分布都比较集中,声调调型与单字调调型基本相同,终点未能降到1度,为2度。相对而言,T3位于T

8、4前时起点略低。  图3-2显示,T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