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053972
大小:6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4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与东盟的外资流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与东盟的外资流入 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中国抢走了外商投资”,“应该和中国竞争外资”曾是东盟国家重要的话题。面对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和在外资流入方面对东盟国家的逐个超越,东盟国家始终存在与中国外资竞争的激励,而在东亚金融危机中遭遇的经济衰退以及“外资转移到中国”的被夸大的事实,又使东盟国家找到了与中国公开竞争外资的理由。正是基于此,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在1999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将变成一个深具吸引力的投资市场,除非我们有能力同它竞争,不然在本区域的投资都将转移到中国去”。我们知道,外商投资与对外出口是东亚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两大支柱,所以可以理解东
2、盟国家对外商投资的重视。事实上,东盟国家的确采取了与中国争夺外资的手段,然而结果并不理想。反倒应该强调的是,近年来由中国主动推动的中国一东盟经济合作扩大了东盟国家的外资流入。本文就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此给予验证,并深化对一些相关问题的认识。 一、东亚金融危机后的东盟外资流入状况 东亚金融危机使东盟国家的外商投资遭受严重的打击,这充分体现在很多国家外商投资的剧减甚至负增长上。我们相信,东亚金融危机不仅使东盟国家的外国企业在盈利方面面临困难,更重要的是,金融危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国内政局动荡使东盟国家的投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这是上述外商投资剧减和负增长的最重要原
3、因。外商投资剧减和负增长与撤资现象密切相关,而东盟国家又常常将之与“转移到中国”联系起来。东盟中最大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外商投资剧减和负增长的状况最具有代表性。1997年印度尼西亚的外商投资额还有46.78亿美元,而1998年上一数据变为-2.41亿美元,这可以简单理解为,在没有任何新增外商投资的情况下,原有外商投资中有2.41亿美元撤出了印度尼西亚。而且上述恶化的趋势在不同国家连续保持了三至五年左右,如印度尼西亚此后几年的数据是:1999年,-18.85亿美元;2000年,-45.50亿美元;2001年,-29.78亿美元。总体来看,尽管东盟其他国家没有像印度尼西亚那样出现外商投
4、资的负增长,但在引进外资上的挫折也同样严重。然而,一个一致的情况是,在中国与东盟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中国东盟合作框架》)的2002年之后,所有东盟国家的外资流人都进入了新一轮的增长时期。下面利用图表给予描述,如图1。 考虑到将十个国家的外商投资数据绘制在一张图中会比较混乱,而且外资金额的差异也不允许这样做。所以,我们将东盟十国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分成两组来进行描述。其中,图1,a中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组的外资流入状况,图1,b中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组的外资流入状况。综合两图来看,东盟中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都比经济水平较低的国家(文莱、缅甸、柬埔寨、老挝
5、、越南)在外资流入数据的变化趋势上表现得更加一致,这反映了经济水平较低国家在引进外资上存在更大差异,而为了消除这种差异本文对其数据采用了双轴折线图。 总体上看,东盟中所有国家的外商投资在东亚金融危机后都出现了明显的减少,而后进入了起始时间不同的调整时期。在进入新的增长期方面,图1,a清楚地显示了2002年的重要性。因为在这些东盟中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中,泰国和新加坡从2002年开始进入了又一个外资流入连续增长的时期,而另外三个国家则是在2002年都有一个外商投资突然增加的过程,并在2003年之后进入到外资流入连续增长的时期。图1-b没有如同图1,a显示出一致的趋势,其中部分原因
6、来自图表本身,但我们也能清楚的看到,有些国家(如越南)的外资流入趋势在2002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我们似乎可以有一个这样的观点:签订《中国东盟合作框架》的2002年是很多东盟国家外资流入重新增加的转折点。但这是否存在巧合?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怎样推动东盟的外资流入?这些都要通过后面的经验研究来完成。 二、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推动东盟的外资流入的机制 我们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一下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推动东盟的外资流入的机制,对此还要回到东亚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中。东亚金融危机发生后,东盟国家内部经济环境的破坏使很多外国投资者撤出投资或停止了可能的投资,而这些撤出的或可能的投资中有一
7、部分转移到在危机中显示出良好经济环境的中国。尽管一些统计资料显示在危机中中国的外资流入也受到了负面的影响,但很多东盟国家仍然认为其外资转移到了中国,这就是很多东盟国家领导人强调与中国进行外资竞争的原因。其后几年的事实是,中国因其在危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投资环境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中国成为了在世界上最受外资青睐的国家。此时一些东盟国家领导人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在不合作条件下与中国展开外资竞争,整个东盟并不是中国的对手。我们知道,危机后的东盟不仅需要对外出口,而且需要外商投资,这是东盟一直以来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