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007579
大小:52.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4
《诚信小故事汇总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信守诺言的鲁肃 三国时期,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攻打曹操。蜀国的军师诸葛亮和东吴的都督周瑜经常在一块儿商量军情。 可是,东吴的都督周瑜心地狭窄,不能容忍诸葛亮比自己高明,认为诸葛亮日后一定是东吴的大祸害,就想设计害死他。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前来议事。他请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枝箭,诸葛亮说只需三日。果然,诸葛亮神机妙算,算出三日后必有大雾,不但用“草船借箭”的方法从曹操那里得了箭,还估计出一共得箭多少枝。 诸葛亮轻摇羽扇潇洒地对鲁肃说:“你有所不知啊,我方才静听舱外箭雨之声,心中默数,算来此次曹贼所赠之箭应有一十二万五千一百一十一枝!” 鲁肃听得张口结舌,心中
2、暗想:“这人莫非神仙下凡?” 不一会儿,小卒进来禀报,共得箭一十二万五千一百枝。 鲁肃顿时大惊失色,诸葛亮虽多算了十一枝箭,但预算能精确到百位,却也非凡人可以企及的。鲁肃正要恭维一番,却见诸葛亮面色凝重,便不敢出声,想来他是为误差十一枝箭而懊恼。 诸葛亮严肃地对小卒说:“你们仔细清点了吗?” 在小卒眼里,诸葛亮就是神仙,见他脸色难看,吓得扑通跪下:“回禀先生确定细细清点了,不敢有分毫差错。” 鲁肃严厉地对小卒喝道:“再去重新清点,检查一下船舷等处有没有查漏之箭。有错漏者军法从事!” 小卒应声下去了。 鲁肃诚恳地对诸葛亮说:“十二万多枝箭,先生只漏数了十一
3、枝,我已经很佩服。偶有一两枝没有戳稳的箭落入水中也是难免的。先生何必这么严格地要求自己呢?” 小卒再次来禀报,经过核实,仍旧只有一十二万五千一百枝箭。 诸葛亮看着小卒的背影,长叹一声,坐倒在舱板上,神色很难看,好久没有说话。快到东吴水寨时,诸葛亮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对着鲁肃深深地鞠了一个大躬。 鲁肃连忙起身还礼,说:“先生为什么对我行这么大的礼啊?” 诸葛亮说:“我有一事相求,听声数箭一事,请代为保密,不要外传,我感激不尽。” 鲁肃说:“先生真是个诚实的人啊!仅数差十一枝箭,在一般人看来已经是神仙一样高明了,您却为这件事感到惭愧,鲁肃佩服先生的为人,替先生保密
4、就是。” 鲁肃果然是诚信君子,听声数箭的事从未对任何人讲过。因此,历史上只有“草船借箭”而没有“听声数箭”的记录。【诚信小故事】韩信报恩:西汉开国功臣韩信,幼时家贫,跟哥嫂住在一起,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读书,嫂嫂刻薄,认为读书无用且费灯油。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有一位老婆婆很同情他,每天给他饭吃、支持他读书,韩信很感激。被封楚王后,韩信便把老人接到家中,像侍奉母亲一样侍奉她。【诚信小故事】从前有位老国王给全国每个孩子都发了一粒花籽,宣布将根据种花的成绩挑选继承人,当孩子们捧着鲜花来到王宫,国王却皱起了眉头,直到看到一个孩子捧着空花盆,国王问他为什么没有花,孩子哭
5、着说:“我的花籽一直不发芽。”国王宣布:“我就是要找一个诚实的孩子做国王!”原来国王发的都是煮熟的花籽。宋濂的故事【诚信小故事】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又一
6、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诚信小故事】宋濂幼时家贫,虽好读书,但只能借书来读,每次借书必按期归还。一次,借到的书令他爱不释手,他决定将书抄下来,眼看还期将至,他便连夜抄书。时值隆冬、滴水成冰,母亲心疼他,劝他等天亮
7、再抄,宋濂却说,按期还书事关个人信用,失信于人也无法得到别人的尊重。#诚信小故事#【诚信小故事】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集市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商鞅的立木为信【诚信小故事】立木为信:商鞅变法初期,为推进改革,商鞅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许诺: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