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油菜常见病害的诊断与防治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油菜常见病害的诊断与防治论文.freel2作基肥,集中施在油菜根系旁边;在油菜初花期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1500kg/hm2,或2%过磷酸钙浸出液750~1125kg/hm21。1.2缺氮(1)症状。植株瘦小,叶色变黄,分枝较少,根特别细长,角果稀,种子不饱满。(2)防治方法。氮肥应以早施为原则,集中于苗期施;应分次施用,并在初花以前施完。移栽油菜则要重施基肥,及时追施苗肥和薹肥;直播油菜除部分作种肥外,重点在苗期和薹期施用2。1.3缺硼(1)症状。植株侧根少,无新根,根表皮变褐,根颈膨大,表皮龟裂;茎杆表皮纵裂,角果和茎杆
2、表皮呈蓝紫或紫红色;新叶尖及边缘紫红色,叶畸形;花序变短,花蕾易脱落,花而不实,有的茎基部长出许多小分枝,到成熟期仍开花。(2)防治。采取基施为主、根外喷施为辅的原则,整地时用硼砂7.50~11.25kg/hm2作基肥;采用移栽育苗的田块,在移栽前2~3d喷施0.2%硼砂溶液750kg/hm2;在油菜蕾薹期或初花期宜用液体硼肥750g/hm2对水750kg/hm2再喷施1次。1.4缺钾(1)症状。植株矮小,前期叶色变淡,出现白斑,叶缘变褐,茎细而柔弱,节间长,易倒状,易感染病虫害,抗旱、抗害能力下降。(2)防治方法。一般用氯化钾11.25k
3、g/hm2,或草木灰1125~1500kg/hm2作基肥集中施用。2菌核病诊断与防治2.1症状菌核病又叫茎腐病,俗称白杆、搭叶烂等。该病大多在油菜盛花期开始发生,落花后盛发,花瓣、老叶先受害,茎杆受害最严重。茎杆受感染后,早期病斑呈条形淡褐色水渍状,略凹陷,湿度大时,病斑蔓延较快,整个茎杆变成灰白色,表面长出白色绵毛状菌丝,干燥后表皮易裂,后期菌丝在茎内形成大量的黑色鼠粪状颗粒即菌核。叶片受侵染后,病初呈现暗青色不规则水渍状的斑块,后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浅褐或灰褐色轮纹病斑,外围有淡黄色的晕斑,湿度大时,病斑易扩展,上面长有白色菌
4、丝,干燥时,病斑易破裂。2.2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实行水旱轮作,根据菌核在水中浸泡1个月以上能致死原理,可采用稻、油轮作,麦、油轮作来降低菌核数量;选用无病植株的种子,播时可用10%盐水浸种,以消灭种子表面的菌源;油菜田要保持排水通畅,利于降低田间湿度;播前要深翻土地或中耕培土,达到深埋菌核,切断感染源;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甘蓝型品种,一般移栽田块栽12万~15万株/hm2,直播田块栽18万~30万株/hm2为宜,并根据油菜长势合理施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抵抗力;在初花期、盛花期可摘除植株中下部的老叶、
5、病叶、黄叶,以减少感染源及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从而降低发病率。(2)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尤其在初花期、盛花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kg/hm2对水750kg/hm2喷雾;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kg/hm2对水750kg/hm2喷雾;或50%速克灵0.75kg/hm2,或40%菌核净1.125kg/hm2对水1125kg/hm2喷施,选择无雨天,连施1~3次,每次间隔1周3。3病毒病诊断与防治3.1症状油菜病株出现系统型枯斑,老叶片病早,症状明显,后传到新生叶上。初发病时叶片产生针尖大小透明斑,后扩展成近圆形2~4mm黄
6、斑,中心呈黑色彩褐色枯死斑,坏死斑四周油渍状。菜薹上出现紫黑色梭形至长条形病斑,且从中下部向分枝和果梗上扩展,后期茎上病斑多纵裂或横裂,花、角果易萎蔫或枯死。角果产生黑色枯死斑点,多畸形。3.2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因地制宜选用抗病毒病的油菜品种,如皖油12号、皖油13号、湘杂油1号、中双4号、蓉油3号等。(2)适期播种。通过调节播种期避开蚜虫迁飞高峰期,降低蚜虫吸毒传毒的机会,从而使病害发生减轻。一般早播会加重病害,而播种过迟又不利于油菜生产。因此,应根据当地具体实际情况适时播种,一般秋季干旱少雨,往往与蚜虫的迁飞期相吻合,导致苗期
7、发病严重。同时,也为成株期积累了大量毒源,使其病害流行的可能性增加,因此掌握在不影响油菜产量的情况下,适当延迟播种期,具有明显减轻苗病发生的作用4。(3)加强栽培管理。加强苗期的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抗性。做到苗肥施足、施早,避免偏施、迟施氮肥;结合中耕除草、间苗、定苗时拔除弱苗、病苗。同时,苗床土壤干燥时,应注意及时灌溉,以控制蚜虫的危害。此外,油菜苗床的选择不宜设在离毒源寄生较多的蔬菜地附近,避免蚜虫频繁迁飞吸毒传毒,这对控制苗期病毒病的发生具有一定作用。(4)治蚜防病。有效消灭蚜虫介体或切断毒源是防治油菜病毒病的关键措施。治蚜防病的策略
8、应统筹考虑,连片防治,早治、连续治,才能取得较好的防病效果。油菜田周围各种毒源寄主上的蚜虫是油菜苗期病毒病发生的主要侵染来源。因此,在防治蚜虫时,不仅要注意防治油菜苗床或大田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