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977650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4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措施减沙量宏观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措施减沙量宏观分析
2、第1内容显示中 关键词: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减沙量摘要:对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措施减沙量进行了宏观分析。研究结果分为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措施减沙量、水利措施减沙量、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减沙量、“水保法”减沙量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量等5个层次。结果表明:①1970~1996年,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沙3.2亿吨;黄河中游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沙4.5亿吨。②1970~1996年,黄河中游“水保法”年均综合减沙4.2亿吨。③1970~1996年,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沙3.5亿吨;黄土高原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沙4.8亿吨。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中游地区实施
3、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为减少入黄泥沙、减轻下游河道淤积、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最新资料统计,截至2004年底,黄河流域共建设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1800多座,淤地坝11.2万座;营造水土保持林887万公顷,人工种草267万公顷,建设基本农田647万公顷,修建各类小型水利水土保持拦蓄工程400万处(座);水土保持措施初步治理面积累计达到20万平方千米。然而,对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沙量,最近10年来一直沿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少入黄泥沙3亿吨”这一提法。也有“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中游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少入黄
4、泥沙3亿吨”的笼统提法,水利措施与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混在一起,分不清主次。还有“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少入黄泥沙3亿吨”的提法。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数据是根据以往众多研究综合分析提出的一个平均数,资料系列只截至到1989年。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16年,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再沿用这一数据明显不妥。近年来,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工作由于实施生态工程建设、生态修复和淤地坝“亮点”工程,年均减少入黄泥沙已明显大于3亿吨。事实上,即使截至到1996年,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少入黄泥沙量也是大于3亿吨的。笔者先后作为项目总负责人主持了水利部第二期黄河水沙变
5、化研究基金两大项目“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分析”和“泾河、北洛河、渭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分析”研究,历时8年,研究资料系列截至1996年。本文根据两大项目研究成果,参考第二期水沙基金汾河流域研究成果,分5个层次给出黄河中游截至1996年的减沙量,最后给出黄土高原截至1996年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沙量,供治黄决策和第三期黄河水沙变化研究基金研究时参考。1.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措施减沙量计算研究范围以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简称河龙区间)、泾河张家山站、北洛河状头站、渭河华县站(不包括泾河张家山站)、汾河河津站等“一区间四站”控制面积作为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措施减沙量计算的研究范围。该
6、研究区域合计面积约为28.72万平方千米,占黄河中游(河口镇至桃花峪)总面积的83.5%,其计算结果可以基本反映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措施减沙的实际情况。2.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措施减沙量根据水利部第二期水沙基金相关项目研究成果[1][2],以1969年以前作为计算的基准期,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措施(即梯、林、草、坝)减沙量计算成果见表1。由表1可见,1970~1996年,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沙3.186亿吨,约为3.2亿吨。从20世纪70、80、90年代(1990~1996年)分年代计算结果来看,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沙量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80年代比70年代年均减沙量增大了6.7%,90年
7、代又比80年代增大了18.9%,比70年代增大了26.9%。黄河中游不同年代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沙量变化柱状图见图1。从各支流(区间)水土保持措施不同年代减沙量的具体变化情况看,又有不同。河龙区间和北洛河流域90年代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沙量最大,70年代次之,80年代最小,中间小,两头大,为马鞍形变化趋势;泾河流域80年代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沙量最大,90年代次之,70年代最小,中间大,两头小,为驼峰形变化趋势;渭河和汾河流域70年代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沙量最小,80年代较大,90年代最大,依时序呈上升趋势,但渭河流域不同年代之间年均减沙量的增幅明显大于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量的不同变化趋势,综
8、合反映了对应支流(区间)水土保持措施保存面积和降雨变化对减沙量的影响。黄河中游各支流(区间)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沙量变化柱状图见图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