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965394
大小: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3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气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气论文【摘要】文气是作文的重要根基,写作就像建房子,养气是开辟地基。地基打好了,很宽厚,很牢固,房子才可建得高大雄伟。所以,中学生培养文气,是一种打地基的功夫,是一种火山爆发前的积累。本文初步阐【摘要】文气是作文的重要根基,写作就像建房子,养气是开辟地基。地基打好了,很宽厚,很牢固,房子才可建得高大雄伟。所以,中学生培养文气,是一种打地基的功夫,是一种火山爆发前的积累。本文初步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气。【关键词】学生文气培养文气是作文的重要根基,气养足了,到一定时候,一经激发,便会喷涌而出,挥洒成文。当然,作家为创作而养气与中学生为作文而养
2、气是有区别的。作家养文气是为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以扬善惩恶,陶冶人们的性情,使人性更加美好高尚。因此,作家养气的标准更高,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无论是道德修养、理想情操,还是学识情感,作家追求的标准比中学生要高得多。中学生培养文气,一方面是借此提高作文水平,把文章写得思想健康、条理清楚、文从字顺,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养气的过程本身就是修养才识、涵养性情的过程。通过培养作文文气,既可加强道德修养,又可增加知识水平,还可培养美好而热烈的情感,这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为有利的。不容置疑,近十几年来,我国中学作文教学水平比以前大有提高
3、。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千姿百态的作文教学法,如程序作文教学法、五步作文教学法、情境作文法等等。这些作文法通过实践,确实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我们的作文教学仍没有摆脱尴尬的困境:许多高中毕业生的作文仍文理不通,毛病百出;有的大学生写个招聘启事或拟写一份会议纪要也困难重重,勉强为之则笑话连篇;甚至写一封家信也词不达意,层次混乱……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我们对写作主体的研究不够深入,对作文主体作文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我们有那么多的作文体系,但没有一种体系是建立在对写作主体深入研究这一基点上的。我们追寻的总是一般的作文规律,而不是规律
4、与习作主体发生联系后形成的新的建构规律。”我们似乎过分注重作文外在技巧的培养,并以此建立了形形色色的训练序列,而忽视写作主体自身的写作基本修养,无视他们的写作心理,这是一种舍本求末的做法。因此,我们必须重建中学作文教学的观念和思维,从对写作主体的研究入手,创建一套符合中学生实际,并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理论。本文把文气说引入中学作文教学,重新审视作文过程,注重写作主体作文修养的完善,并对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作文文气作了一些思考。现在不能说这便是摆脱当前中学作文教学困境的灵丹妙药,但文气说既然是我国古代一种很有生命力的写作理论,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许多作家取得了辉煌的文
5、学成就,这就说明它包含着许多可取的精华。如果对它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并与中学作文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这未尝不是摆脱当前中学作文教学困境的一次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写作者更要有一点精神。文气并不是什么很神秘的东西,它虽然是一种精神,但精神是可以培养的。那么,怎样培养中学生的“作文文气”,学写“大气”文章呢?就是要引导他们去写有大见识、大气概甚至大文采的文章。通俗地说,就是多读多写涉及世界大事、国家大事、社会大风云、人生大感悟的作品。那么,怎样才能使中学生的作文“大气”呢?1.首先要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定向阅读名人传记,使学生胸中有“大气”。引导
6、学生多读古今中外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的传记,学生心中有了一尊尊高大的形象,有了效法的榜样,写作文时,“大气”当会自然流泻。如:史圣司马迁突遭下狱及腐刑,忍常人所不能忍的奇耻大辱终于写成《史记》——要知其详请读王元化、冯契主编的《中国历史上史》。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在南北战争胜利后,与手下败将南方军事头目李将军是如何握手言和的——请看《林肯传》。2.要引导学生关心世界大事、国家大事、社会风云。要求学生每天看报,收看中央一台的《新闻联播》。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发表看法,写成短文或日记。世界格局、中东战争、巴以和谈、科索沃事件、日本教科书抹杀侵略事实
7、……改革开放、“三个代表”、国企改革、黄河断流等这些国内外新闻,学生都应关注。教师选些事例让学生发表意见。如报载申奥的一则新闻:“国际奥委会评估团结束对北京申奥的考察后到了加拿大的多伦多。多伦多奥申委同意国际奥委会听取当地一反对组织的意见,而且多伦多奥申委的人也参加了这次会见并为会见提供了方便。在会上,反对组织的代表陈述了反对的理由,随后多伦多奥申委的人进行了反驳。”按一般情况,这简直不可思议。申奥这样利国利民的盛举,应该是全国人民一条心,应该是清一色的坚决拥护,一致赞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正是展示国人民族凝聚力的大好机会,怎能允许有不和谐音呢?就此
8、新闻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写成文章。这一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