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2014年如何培养听障生的语言能力

谈2014年如何培养听障生的语言能力

ID:25909248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3

谈2014年如何培养听障生的语言能力_第1页
谈2014年如何培养听障生的语言能力_第2页
谈2014年如何培养听障生的语言能力_第3页
谈2014年如何培养听障生的语言能力_第4页
谈2014年如何培养听障生的语言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2014年如何培养听障生的语言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2014年如何培养听障生的语言能力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谈2014年如何培养听障生的语言能力,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1.引导听障学生把题目读通、读懂、读熟(对培养语言理解力,学习规范数学语言表达有很大的帮助)重视指导学生理解题意低年级新教材多以图文结合形式出现,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独立阅读题目有困难,多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能读懂题目、读懂图意,正确的找到解决问题所要的条件题意,低年级学生解决应用题的第一障碍是文字障碍。会读其字,不解其意。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熟读题目,找出重点词句说说、读读、议议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意思,或采用转译的方法

2、进行理解。如一个足球50元,一个排球40元,一个篮球60元;(1)篮球比足球贵多少钱?(2)排球比篮球便宜多少钱?贵、便宜这两个词学生较难理解。因此要求学生多读几遍后,采用换词法读读后交流、比较体会。如:把贵换成多,把便宜换成少再读,小组讨论、比较题意是否改变。接着用更具体的数学语言60比50多多少?40比60少多少?表示出来,最后转译为数学算式,这道题就解决了。教学中我充分考虑到听障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实际认知水平,对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句及生活场景,及时运用实物,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给予讲解,为理解题意扫清障碍,在此基础指导学生反复读题,讲题,读透文本,挖掘出其中隐藏的信息,使数

3、学文本发挥出最大的功能。要真正地让学生掌握读通、读懂、读透题意,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只有想才能使读达到深入理解,真正掌握文本的内涵。2.培养听障学生说准确、完整的语言众所周知,听障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较差,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常常会出现所谓的哑巴话,这是聋人的习惯语言方式,只说重点词语,不能连贯成句,或只作简单的回答,不作详细的分析,因此在低年级教学中我就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鼓励学生说完整的句子。如教听障学生数数时,我摆出6根小棒,指导学生从1数到6,然后说出有几根木棒。听障学生一般只说6,连量词根也不带,这时我及时引导学生说有6根小棒,不论学生说得是否清楚,只要语句

4、完整,意思正确,就及时给予鼓励。再如,初学加减法时,在口算练习中,有很多学生直接说出得数,我就要求学生先说出算式再说出得数,不仅训练了语言,还增强了对算式的理解记忆。长此以往,学生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语言习惯,每个同学的语言能力都有了不同的提高,为他们以后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广大朋友们,关于探究语言进化突变论是由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1毕克顿的语言进化研究毕克顿认为语言从根本上是生物学上的,不是文化上的,不能被创造,只能是进化而来。语言是人类这一物种的生物特征,它的出现就如同人能独立行走或用手抓起食物一样。在毕克顿看来,语言不可能

5、是为了交际的需要和适应社会发展而被创造的。在毕克顿1983年的研究报告中给出了一组句子,其中bin就是表示过去时间的助动词。他指出如果语言乃人为创造,那么为了交际的需要,关系代词应该是必须的,时间助词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省去的。为何语言的设计者们不能照顾到语言使用者的舒适度,更人性化一些呢?在毕克顿(2009)中,他用生动的小说体文笔和清晰的逻辑阐述了他的假设:语言产生于原始人类生存的竞争压力,为了建立属于他们的生态位(nicheconstruction)。当人类的祖先在非洲贫瘠的草原上生存,作为肉食动物的他们需要寻找食物。由于食物缺乏,而同为食肉动物的其他物种过多,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种

6、族多以家庭为单位生活,我们的祖先需要以人多取胜。因此合作是他们获取宝贵食物的唯一途径,否则都得饿死。那么他们就需要真正的语言来向其他人表述食物以及所在位置。这时动物的交际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因为他们需要劝说其他的非家庭成员去他们说的地方,让其他人放弃自己可能的行动计划。可能其他物种头脑中也有概念结构以及潜在的象征符号,但是他们没有竞争生存的压力从而要求他们去使用这些概念结构。毕克顿(2009)认为语言进化的过程分为六步:(1)动物拥有概念,但不会合并这一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会自然推进下一阶段的产生,如早期原始人开始使用交谈,就会促使产生一些共有的概念,而后来的概念的合并产生了句法(

7、按照毕克顿的观点,这一阶段应该是源自基因突变),然后人脑容量变大,思维变得复杂(Bickerton,2009:189-190),这6个阶段最重要的是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因为毕克顿认为语言进化研究有两个中心问题:(1)象征符号(代表概念)如何进化而来?(2)句法如何进化而来?象征符号即词汇或者手势等,代表概念用于指称。象征符号与句法不可能同时出现,符号的出现比句法早,就像5%的眼睛得以进化成型一样,一词一句的语言要好过什么都没有。在早期的洋泾浜语和外国人说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