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ID:25903326

大小:5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3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_第1页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_第2页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_第3页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_第4页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一面坡镇中心学校王丽娟《有余数的除法》选自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的知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本着教材是知识的载体这一原则,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我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建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

2、回归于生活。来自生活、回归生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寻找身边的数学,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所以导入的时候,我拿出了7根棒棒糖,让同学们帮助我将这些糖分给同学们,每个同学分三根。看看能分几根。这样学生就运用了上节课学到的知识,轻松解决了问题。这样的导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而且能较好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很自然的引出新课。我们将要继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导入新课后,我将所有的学习内容放手给了孩子,如果源于生活的导入是本课的

3、亮点化,那下面的学习新课的过程更是本课的另一个亮点。我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了“动手摆一摆”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体验新知。因为每个小组的同学用的小棒的根数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摆出的结果,列出的算式也是不一样的,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更好的发挥接下去的组研和升研,教学反思《《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当自学结束后,就是我对教材深挖重组。我认为“有余数的除法”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包括两个层面的教学。第一层次,利用平均分概念,让学生在分实物的过程中理解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并根据这一过程整理表格

4、,发现算式的共同点。这里的商和余数都是通过分得到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第二层次,与第一层次不同,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在通过论证得出余数小于除数的概念。所以我让同学们以小组单位进行整理,小组长将结果统计在指定的表格中,然后通过整理的过程,发现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提出疑问。进而顺利进入下一个学习流程,深入探究有余数的除法。我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筛选,然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两个问题。并充分发挥同学们的自主能力,我让同学们自由选择一个问题进行探究。经过学生的讨论、举例、论证,老师

5、的巡视、点拔。学生共同得出一个结论余数比除数小。让学生明白是因为不够分,所以这些小棒不能正好分完,这个剩下的“1”就叫余数。如此建立余数概念,不仅准确,而且学生印象深刻。使学生再次明白只有分到不能再分时所剩下的那个数,才是余数。学习到尾声的时候,随着学习目标的完成,学生成就感也油然而生。因为整节课从导入到例题的整理,发现新知余数比除数小。都是在同学们实践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论证得出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完成了对学习方法的引导。并设计了一些课堂检测。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情况。整体学习过程比较顺畅。是按我课前

6、预设而来。亮点也很多,但仍然存在不足。一:教师教学机智不够,在导入时,我让学生分将七根棒棒糖,每三个分给一同学,看看能分几人,学生列的算式是7÷3=2﹍﹍1,而我做在课件的算式却是7÷2=3﹍﹍1,当时我说了一句老师打错了。过后,我进行了反思,如果此时我能让学生根据这个算式。在来动手分一分,不更能体现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吗?教师的课堂教学机智对于学生何其重要,它不仅能机智灵活地处理各种偶发事件,开发学生的潜能,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二:

7、留给学生交流讨论的时间太过仓促。初入探究和深入探究这两个学习环节的小组自主交流中,思维敏捷,表里能力好的优生能充分的进行交流,但那些学困生就没有更好的发挥出来。如果这块的时间在稍微长一点,学困生就能在小组长的帮助下。老师的引导下阐述出自己的想法,充分的发挥“四研”互助式教学的作用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2  第2篇《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关胜喜  〖预览〗本次公开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乘方».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一.上新课

8、前先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我是以直接指名学生回答的方式来提问有理数乘法法则以及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的,我觉得不太好,如果能直接板书或者PPT展示一些相关的计算题来让学生做会更好,这样更能检查和巩固上节课学生学习的知识点。二.情景导入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张足够大的纸的厚度为0.075mm,对折25次后它有多高有多厚?接着引人两个问题,求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和一个棱长为a的正方形的体积,这样显得过渡有点生硬。我觉得对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