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884660
大小:48.6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3
《《我的家乡射洪》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的家乡——射洪姓名:陈艾红学校:射洪县太兴乡中心小学校指导教师:肖庆安地址:射洪县太兴乡政府街30号电话:13882555271我的家乡——射洪县,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有犹如仙境的桃花山风景区、舒适的螺湖休闲度假区、文化韵味十足的子昂故里文化旅游区、神秘的中华侏罗纪探秘旅游度假区;她位居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西近成都,南邻巴渝,幅员面积1496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101.6万人。我的家乡是唐代伟大诗人陈子昂的故乡,是中国名酒沱牌曲酒的产地,是四川省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示范县、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我从课外书中了解到我家乡因境内有射江(射江今称梓江,又名梓潼江)县,得名源于射江,
2、古时候“江”与“洪”同音,古人将“射江”讹为“射洪”,后北周从俗,遂改为射洪。《元和郡县图志》载:(射洪)“县有梓潼水,与涪江合流,急如箭,奔射江口。蜀人谓水口曰洪,因名射洪”。我听爷爷说,家乡射洪建立县级政权已1500年,而且以前我家乡的县城并不是在太和镇,而是在金华镇。那我家乡县城的移迁是怎么回事呢?您别急,听我慢慢告诉您:第一次移县之争1913年,射洪的有识之士首次提出了变换治城主张,且欲借助辛亥革命的洪流使之成为现实。此论一出,立刻被那些刚剪下辫子的墨守成规者视为离经叛道,“金华是风水宝地”、“金华镇的泥巴比太和镇的泥巴重”、“移县不吉祥”等言论四起。县长无所适从,此事最终被搁置了下来
3、。 第二次移县之争1931年,县中士绅黄毓英、杨溥泉等再倡移县之议,得到各界特别是太和镇各界的广泛响应。次年春,倡导者广泛联络各界人员200余人,在太和镇一剧院召开全县士绅代表会议,专题讨论移县问题,并请县长舒锡三就会指导。会议形成了移县的书面报告,呈请县府采纳施行。后因有人坚决反对,加之当时的军阀政府只以催粮派款为要,无心它顾,致使其拖而不决。 第三次移县之争11年后,上级指令将新组建的射洪县银行设在太和镇,只在县城金华设办事处,这直接诱发了第三次也是最激烈的一次移县论争。1943年3月,主张移县的县参议员利用召开县“临时参议会议”之机提交提案,并请以文笔著称的张友渔执写《移县解说》。移
4、县提案终获县“参议会议”通过,决定由县府转报专署、省府和内政部审批。与此同时,反对移县之声也空前激烈。在《移县解说》被石印成册广为散发的时候,反对者也公推金华人汤开文执写《否认移县理由书》,石印成册广为散发。为达目的,矛盾双方均成立社团,筹集经费,四面串连,八方游说,联名上书,派人请愿,一时文电交驰,各种宣传品雪片般在省、行政院、内政部飘飞。 后来,省府明令批示:“射洪迁治,非短时间所能办理,应以缓议”。更不幸的是,两年后的1945年,一河大水,太和镇城墙行船果然成真,移县之声从此哑然。1950年1月射洪县城由金华镇迁至太和镇,隶属遂宁市。到这时,移县之争终于完美定局。怎么样,您了解了我家乡
5、县城移迁的故事后,就不想来这个美丽、繁荣、和谐、宜居、宜业、宜学、有独特风味小吃、有浓厚文化底蕴、有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的小城看看、走走?快来吧,我和我的家乡欢迎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