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根化学成分的研究(ⅰ)论文

竹根化学成分的研究(ⅰ)论文

ID:25875755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3

竹根化学成分的研究(ⅰ)论文_第1页
竹根化学成分的研究(ⅰ)论文_第2页
竹根化学成分的研究(ⅰ)论文_第3页
竹根化学成分的研究(ⅰ)论文_第4页
竹根化学成分的研究(ⅰ)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竹根化学成分的研究(ⅰ)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竹根化学成分的研究(Ⅰ)论文吴燕红,张锐,王少军,冯育林,陈力,徐彭,杨世林【摘要】目的研究竹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方法分离化学成分,波谱数据及理化常数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freeliacid,化合物Ⅵ)。结论化合物Ⅲ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关键词】竹根化学成分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hemicalconstituentsofbambooroot.MethodsThechemicalconstituentsatographicmet

2、hodsandtheirstructuresicalproperties.Results6poundsiacid.ConclusionThepoundⅢPoaceae.Keybooroot;Chemicalposition青皮竹竹根为禾本科(Poaceae)竹亚科(Bambusoideae)箣竹属(Bambusa)植物青皮竹BambusatextilisMcClure的干燥根。本研究前期的药理实验表明,青皮竹竹根具有显著的抗过敏作用。为了进一步寻找其物质基础,本研究应用各种现代色谱方法对竹根进行了系

3、统化学成分研究。本文仅报道前期研究中从竹根抗过敏有效部位中分离鉴定的6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并和有关文献资料对照,它们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化合物Ⅰ)、苜蓿素(Tricin,化合物Ⅱ)、毛蕊异黄酮(Calycosin,化合物Ⅲ)、邻羟基苯甲酸(0-hydroxybenzoicacid,化合物Ⅳ)、香草酸(Vanillicacid,化合物Ⅴ)、反式对羟基肉桂酸(trans-p-hydroxycinnamiacid,化合物Ⅵ)。以上6个化合物均为

4、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Ⅲ为首次在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具有一定的抗过敏活性。1仪器、材料和试剂青皮竹竹根采自江西中医学院湾里校区周围,经江西中医学院中药鉴定教研室褚小兰教授鉴定为禾本科箣竹属植物青皮竹BambusatextilisMcClure的干燥根。XT4-100x显微熔点测定仪;Mercury-400型核磁共振仪;薄层色谱硅胶与柱色谱硅胶均为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试剂规格均为分析纯。2提取与分离取干燥竹根65kg,分别加10倍量的水提取3次,2h/次。浓缩浸膏,浸膏加适量水分

5、散,依次用氯仿、醋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得各部分浸膏。氯仿部分浸膏(54g)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以氯仿-甲醇、石油醚-丙酮不同比例梯度洗脱,得到化合物Ⅰ,Ⅱ,Ⅲ。醋酸乙酯部分(108g)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以氯仿-甲醇、石油醚-丙酮不同比例梯度洗脱,得到化合物Ⅳ,Ⅴ,Ⅵ。3结构鉴定3.1化合物Ⅰ无色针状结晶(CH3COCH3),易溶于甲醇、丙酮,mp117~119℃,FeCl3反应呈阳性,提示化合物中可能存在酚羟基。1H-NMR(CD3COCD3)δ:9.87(1H,s),7.81(2H

6、,d,J=8.5Hz),7.02(2H,d,J=8.5Hz)。13C-NMR(CD3COCD3)δ:190.92,163.84,132.75,130.49,116.6。分析以上数据并结合文献,与文献[1]中对羟基苯甲醛数据比较,基本一致,故鉴定化合物Ⅰ为对羟基苯甲醛。3.2化合物Ⅱ黄色针晶(CH3COCH3),易溶于甲醇,丙酮,mp179~181℃。盐酸镁粉反应和三氯化铁反应均为阳性,提示化合物可能为含有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1H-NMR(CD3COCD3)δ:13.01(1H,s),9.50(1H,

7、s),7.39(2H,s),6.74(1H,s),6.56(1H,d,J=2.0Hz),6.26(1H,d,J=2.0Hz),3.97(6H,s)。13C-NMR(CD3COCD3)δ:183.1,165.1,164.8,163.4,158.8,149.1,140.95,122.4,105.4,105.3,104.7,99.68,94.85,56.9。分析以上数据并结合文献,与文献[2]中苜蓿素数据对照,基本一致,故鉴定化合物Ⅱ为苜蓿素。3.3化合物Ⅲ无色针状结晶(CH3COCH3),易溶于甲醇,丙

8、酮,mp208~210℃。盐酸镁粉反应和三氯化铁反应均为阳性,提示化合物可能为含有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1H-NMR(CD3COCD3)δ:8.14(1H,s),8.05(1H,d,J=8.7Hz),7.15(1H,d,J=2.0Hz),7.07(1H,dd,J=8.3,2.1Hz),6.97(2H,dd,J=8.7,2.3Hz),6.89(1H,d,J=2.2Hz)。13C-NMR(CD3COCD3)δ:175.5,163.1,158.7,153.4,148.4,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