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870703
大小:27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3
《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延伸閱讀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院賞析一、地理概況北京故宮博物院位於中國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門,後倚景山,東近王府井街市,西臨中南海。北京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亦即過去我們所說的紫禁城。紫禁城,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即北極星)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這座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至今已有580年的歷史,占地72萬㎡,有房屋8700間,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宮殿建筑群。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最後的封建帝製--清王朝,1924年遜帝溥儀被逐出宮
2、禁。在這前後五百餘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這裡生活居住和對全國實行統治。1961年國務院頒佈故宮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故宮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二、登錄條件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文化遺產標準C:(Ⅰ)(Ⅱ)(Ⅲ)(Ⅳ)。三、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作為五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的最高權力中心,紫禁城(故宮)以其圓林景觀、擁有9000餘間宫室的龐大建築群以及房間中的傢俱器物和藝術品,成為明、清兩代中國名的寶貴見證。7……………………延伸閱讀四、故宮總覽北京故宮博物院,是明清兩朝的皇宮。明清時稱紫禁城,1925年始稱故宮。是明代皇
3、帝朱棣,以南京宮殿為藍本,從大江南北徵調能工巧匠和役使百萬夫役,歷經14年(西元1407—1420年)時間建成的。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占地面積72萬多平方米。城牆環繞,周長3428米,城牆高7.9米,底部寬8.62米,上部寬6.66米,上部外側築雉牒,內側砌宇牆。城牆四角各有一座結構精巧的角樓。城外有一條寬52米、長3800米的護城河環繞,構成完整的防衛系統。城牆四面各設城門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門和北面的神武門現專供參觀者遊覽出入。城內宮殿建筑佈局沿中軸線向東西兩側展開。紅牆黃瓦,畫棟雕梁,金碧輝煌。殿宇樓臺,高低錯落,壯觀雄偉。朝暾夕曛中
4、,仿若人間僊境。城之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兩側輔以文華、武英兩殿,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稱為“前朝”。北半部則以乾清、交泰、坤寧三宮及東西六宮和御花園為中心,其外東側有奉先、皇極等殿,西側有養心殿、雨花閣、慈寧宮等,是皇帝和後妃們居住、舉行祭祀和宗教活動以及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稱為“後寢”。前後兩部分宮殿建筑總面積達163,000㎡。整組宮殿建筑佈局謹嚴,秩序井然,寸磚片瓦皆遵循著封建等級禮製,映現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在封建帝製時代,普通的人民群眾是不能也不敢靠近它一步的。辛亥革命後,這座宮殿本應全部收歸國有,但按照那時擬定的《清室優待條件》,遜
5、帝溥儀卻被允許“暫居宮禁”,即“後寢”部分。當時的政府決定,將熱河(承德)行宮和盛京(沈陽)故宮的文物移至故宮的“前朝”部分,於1914年成立了“古物陳列所”。溥儀居宮內,一直與亡清殘餘勢力勾結,圖謀復辟,且以賞賜、典當、修補等名目,從宮中盜竊大量文物,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嚴重關注。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溥儀逐出宮禁,同時成立“清室善後委員會”,接管了故宮,對宮內文物進行清點。又經過一年的緊張籌備,於1925年10月10日在乾清門前廣場舉行了盛大的建院典禮,併通電全國,宣佈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開放的第一天,人們以爭先一睹這座神秘的皇宮及其寶藏為快,北京
6、市內萬人空巷,交通為之堵塞,此亦成為當天各大報紙的重大新聞。7……………………延伸閱讀經初步清點,清代宮廷遺留下來的文物,據1925年公開出版的二十八冊《清室善後委員會點查報告》一書所載,計有一百一十七萬餘件,包括三代鼎彝、遠古玉器、唐宋元明之法書名畫、宋元陶瓷、琺瑯、漆器、金銀器、竹木牙角匏、金銅宗教造像以及大量的帝後妃嬪服飾、衣料和傢具等等。可謂金翠珠玉,奇珍異寶,天下財富,盡聚於此。除此之外,還有大量圖書典籍、文獻檔案。為此故宮博物院下設古物館、圖書館、文獻館,分別組織人力繼續對文物進行整理,併就宮內開辟展室,舉辦各種陳列,還編輯出版多種刊物,公開資料,進行
7、宣傳。各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人文薈萃,極一時之盛。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前夕,日本帝國主義鯨吞了中國東北領土,步步進逼華北,形勢危急。為了保護故宮文物不至遭戰火毀滅或被日本帝國主義掠奪,故宮博物院決定采取文物避敵南遷之策。從1933年2月至5月,宮內重要文物被裝成13,427箱又64包,分五批先運抵上海,後又運至南京。遂於南京建立文物庫房,併成立了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抗日戰爭全面展開。南遷文物又沿三路輾轉遷徙至四川,分別存於四川省的巴縣、峨嵋和樂山。直到抗日戰爭勝利後,三處文物復集中於重慶,於1947年運回南京。在中國人民解
8、放軍即將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